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概论》2013年修订版教材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行的理论.ppt

《概论》2013年修订版教材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行的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论》2013年修订版教材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行的理论

第 九 章;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利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台;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 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 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 民族复兴。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江泽民: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 胡锦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 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 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 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明朝永乐年间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1642年,荷兰人夺取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自此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1661年,郑成功率领2.5万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船,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郑克爽率众归顺。自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翌年在台湾设1府3县,隶属福建省。 ; 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而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 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民众进行过多次武装起义,都被残酷镇压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正是以台湾作为南进基地,使中国南部和东南亚人民备受蹂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1)国际形势缓和,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 (2)国内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3)台湾局势发生变化,美蒋在合作中出现矛盾。;   “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 。“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后”。;;;;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在考虑解决台湾问题时,逐步形成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1)1978年11月—1981年8月:萌芽阶段 1978年11月,邓小平在缅甸同吴奈温总统的会谈中,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充分尊重台湾的现实。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2)1981年9月—1982年1月:正式提出阶段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谈话,进一步阐述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第一次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