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真题考题预测完整版(150题全附解析).pdf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真题考题预测完整版(150题全附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医学教育网网友12znzhjss 免费提供 解析2014 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考题/试题 【截止7 月2 日晚20 点】 以下红色字体为解析 第一站:辨证论治 【??号题】7 月1 日第一站:李某,男,52 岁,已婚,职员,2014 年3 月10 号初诊。患 者平素体质虚弱,1 周来解出紫黯色大便2 此。现症:便…..倦,便色暗黄,心悸,舌质淡, 苔薄白,脉细。 诊断:便秘。 中医证候诊断:血虚秘。 中医治法:养血润燥。 方剂: 润肠丸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 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 (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 常用量即可,水煎服。) 【??号题】7 月1 日第一站:病历摘要:张某,女,42 岁,已婚,职员,2013 年9 月 10 日出诊。患者平素情绪多变。一个月开始出现精神抑郁,咽中如有物梗,现状:精神抑 郁,肋胀满,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吞之不下,苔白腻,脉縼滑。要求:1、根据上诉病历摘 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医学教育网|论坛网友提供。2、中医病症鉴别:请于虚火 喉痹相鉴别。进入讨论 1、诊断:郁证。 中医证候诊断:痰气郁结证。(梅核气) 中医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由医学教育网网友12znzhjss 免费提供 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 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 (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 常用量即可,水煎服。) 2、郁证梅核气与虚火喉痹:两者皆有咽部异物感。梅核气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 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绪波动有关,在心 情愉快、工作繁忙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而当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则梗塞感 觉加重。虚火喉痹则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多因感冒、长期吸烟饮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 发,咽部除有异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但过度辛劳或感受 外邪则易加剧。 【1 号题】7 月1 日第一站:肺痨,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汤,与肺痿鉴别。 进入讨论 肺痨与肺痿鉴别: 肺痨与肺痿均为病位在肺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 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肺痨后期亦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 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 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在临床上肺痿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而肺痨是以咳嗽、咯血、 潮热、盗汗为特征。 【2 号题】7 月1 日第一站:痹症 着痹,除湿通络 祛风散寒,薏苡仁汤。进入讨论 诊断:痹证。 中医证候诊断:着痹。 中医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剂:薏苡仁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 由医学教育网网友12znzhjss 免费提供 薏苡仁、苍术、甘草、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制川乌、当归、川芎。 (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 常用量即可,水煎服。) 【3 号题】7 月1 日第一站:喘证,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和参蛤散与 哮病鉴别。进入讨论 喘证与哮病鉴别: 喘证和哮病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 摇身撷肚,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亦伴呼吸困难, 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4 号题】7 月1 日第一站:咳嗽,内伤咳嗽,痰热郁肺。进入讨论 诊断:咳嗽。 中医证候诊断:痰热郁肺证。 中医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方剂:清金化痰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 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桔梗、杏仁、贝母、瓜蒌、海蛤壳、竹沥、半夏、橘红。 (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 常用量即可,水煎服。) 【4 号题】7 月1 日第一站 内伤发热,活血化於,血腑逐瘀汤,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相鉴 别。进入讨论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鉴别: 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点: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 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瘀、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