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屑病中医诊治中应注意的五个拐点
銀屑病中醫診治中應注意的五個拐點
林志秀1指導:徐宜厚2
(1.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 湖北省武漢市中醫院)
銀屑病為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具有反復發作,頑固難愈的特點。中醫藥治療本病具有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等優勢。如能在臨床辨證論治的基礎上,認識和掌握本病的病因病理特點,以及其演變發展規律,做到合理用藥,適當將息調攝,常能收到良好療效。 筆者在臨床中,發現銀屑病的診治過程,有五個普遍存在的拐點。所謂拐點,即轉捩點,其含義有二:一是轉折,寓意着新的開始,亦即病情從此顯著好轉或變壞。二是糾偏和修正之意。本文就銀屑病治療過程中五個重要的拐點,作逐一闡述和解析,冀能引起同道們注意,有助於鞏固和提高療效,造福廣大銀屑病患者。
拐點一:咽病用咽藥,喉病用喉藥
感染因素既是引發銀屑病的主因,又是誘發和加重銀屑病的重要途徑。據臨床報導,在誘發銀屑病加重的感染因素中,感冒居首,其次是扁桃體炎和咽炎。對於咽喉部感染而誘發的銀屑病,筆者主張儘量做到咽病用咽藥,喉病用喉藥。也就是說對扁桃體炎和咽炎應該分別選用有針對性的藥物較為妥當。筆者在參閱有關專著的基礎上,提出下列辨別性的用藥方案。
急性扁桃體炎用藥:陳蘿蔔纓、牛蒡子、板藍根、川貝母、枇杷葉;若伴有扁桃體化膿者,可加皂角刺、炮山甲、浙貝母。
慢性扁桃體炎用藥:金蓮花、馬勃、北豆根、浙貝母、天花粉、掛金燈、旱蓮草、木蓮、赤芍。
急性咽炎用藥:金蓮花、鴨蹠草、金果欖、七葉一枝花、錦燈籠、全瓜蔞、火麻仁、柳芽、萊菔子。
慢性咽炎用藥:金蓮花、雪裏青、玄參、臘梅花、金銀花葉、桔梗、浙貝母、薄荷、知母、魚腥草。
同時,咽喉部感染也可適當地運用外用藥,做到內外合治,加強療效。例如消腫類外用藥有冰片、牛黃、麝香;止痛藥有秋海棠梗、琥珀;去腐防腐及清潔痰垢藥物有硼砂、西瓜霜、黃柏、馬尾蓮、青果核炭、青魚胆、壁錢;收斂及生肌藥則有青黛、兒茶、珍珠、雞內金等。
上海張贊臣老中醫自創金燈豆根湯,治療扁桃體炎,療效卓著,該方藥物組成包括掛金燈、山豆根、桔梗、甘草、牛蒡子、射干。加減法:表邪重者加荊芥、薄荷、蟬衣;扁桃體紅腫加赤芍、丹皮、黃芩、知母、銀花、連翹、川黃連;局部腐爛加馬勃;痰涎過多加僵蠶、貝母、瓜蔞皮、地枯蘿;痰涎壅盛,咯出不爽加土牛膝。外治方面可用明達漱口液:銀花12g、生甘草、薄荷各5g、硼砂6g、土牛膝根30g煎湯。每日漱口3~4次。另外,南京干祖望老中醫治療咽喉病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和心得,干老在治療咽喉病的過程中,喜投經驗藥。例如喉部病用射干,咽部病用馬勃,急慢性扁桃體炎用掛金燈,若有化膿性炎症用皂角刺、穿山甲,並且告誡後學者,咽喉病用藥劑量宜小,一般在3~5g;若促其消散吸收可用5~10g;同時強調治療咽喉病應加引經藥,主要有桔梗、馬勃。
拐點二:對銀屑病冬重夏輕的再認識
以往的文獻報告中,銀屑病冬重夏輕似乎形成共識,常將冬季發病者歸納為「風寒症」(如顧伯華、徐宜厚等),「風寒濕痹症」(如朱仁康、范瑞強等),「夾寒症」(如曲志申)三大類。其治療方藥包括桂枝湯、麻黃湯、獨活寄生湯等。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筆者在接診銀屑病時發現部分論述與臨床實踐並不完全相符,因此有必要對銀屑病冬重夏輕的說法進行再認識。
首先對冬令氣候的特徵,筆者有如下看法:一、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二、寒屬水,寒之生有三種因素:貪涼露暑為表寒,飲冷為裏寒,若貪涼更兼飲冷為表裏皆寒;三、寒必燥,這是因為寒主收引,陽氣易損,津液不能輸佈於體表,故而冬季人體皮膚多乾燥。綜合上述,說明凡寒邪束表,皮毛閉塞,精氣不能外達腠理,銀屑病皮膚之鱗屑易生易脫。治療方面,桂枝湯為調和營衛之祖方,而麻黃湯是開表逐邪發汗的峻劑。關於麻黃湯,柯琴說:「此湯入胃,行氣於玄府,輸精於皮毛。斯毛脈合精而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其盡出而不留。」不過,由於麻黃湯開表泄衛,作用力較強,故臨床運用時要兼顧表虛、陰虛、陽虛、陰陽兩虛等諸多情況而需靈活變通應用,正如《醫參》所說:「樹木之精氣得以上行者,皮殼為之也,人身之精氣得以外達者,腠理為之也。 形唯皮易死,亦易生。」遵照上述對冬重夏輕的銀屑病的再認識,筆者擬用變通麻黃湯為主治療冬季加重的銀屑病:炙麻黃6~9g、桂枝6g、杏仁、桃仁、丹參、丹皮、甘草、炒白朮、炒白芍各10g、山藥、製首烏、乾地黃各12g。 該方的組成有四個特點:一是運用麻黃湯散寒逐邪;二是用白朮、甘草、山藥甘溫扶脾;三是丹參、丹皮、桃仁活血涼血;四是乾地黃、製首烏、白芍滋養肝腎;全方使寒邪去而正不傷,為攻補兼施之劑。此外,本方的配伍還有兩個特點,第一,桃仁、杏仁同用,桃仁走血,杏仁走氣,一氣一血,既取順氣調血,又取通絡散瘀;第二,丹參、丹皮相配,丹參去瘀生新,丹皮善行血滯,滯去則鬱熱自解,一靜一動,一補一瀉,使之血熱得清,血瘀得化。若在南方或者炎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