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庸》节选同步练习.docVIP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庸》节选同步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庸》节选练习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致中和,天地位焉 致:达到。 B.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措:放下。 C.小人反中庸 反:反对。 D.子庶民,则百姓劝 劝:勉励,指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喜怒哀乐之未发 A.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B.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C.填然鼓之 D.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容中道,圣人也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C.好学近乎知 D.吾从而师之 4.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尊贤,则不惑 D.子庶民也 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中也者,______________;和也者,______________。 (2)好学近乎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笃行之 (4)诚者,_____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_____。 6.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著作,其中________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率性之谓道    率:遵循。 B.发而皆中节 中:适合,符合。 C.万物育焉 育:繁育、生长。 D.中庸其至矣乎 至:达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9.下面对文意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普遍通行的行为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B.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实行,是因为: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他还说:中庸之道只有贤能的人才能做到,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C.作者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一样。 D.作者认为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好走极端。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 10.请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2)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三、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 斗且见微知著 斗且廷见令尹子常①,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 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②,不是过也。公货足以宾献③,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将何以封矣?”“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④,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 “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馁,日已甚矣。四境盈垒,道歹堇相望,盗贼伺目,民无所放⑤。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 期年,乃有柏举之战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