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docVIP

2015-2016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文单元综合测评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屏障(bǐng)     眸子(móu) 遴选(lín) 汩汩清流(gǔ) B.庇护(bì) 够呛(qiàng) 邈远(miǎo) 颓壁残垣(huán) C.铜臭(xiù) 浚理(jùn) 突兀(wù) 衮衮诸公(gǔn) D.圭臬(niè) 诘问(jié) 虔诚(qián) 怦然心动(pīng) 解析:A项,“屏”应读“píng”;B项,“垣”应读“yuán”;D项,“怦”应读“pēng”。 答案: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劲历  修缮  废弛  可掬可捧 B.惊悸 濡养 琐事 雍容大度 C.自刎 针炙 胡逛 金杖玉玺 D.滋润 阻挠 虔诚 全幅心思 解析:A项,“历”应为“厉”;C项,“炙”应为“灸”;D项,“幅”应为“副”。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马年是体育大赛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和仁川亚运会等重头戏粉墨登场,体坛盛宴好戏连台。 B.空气污染与人类的健康休戚相关,关注空气质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是各级政府和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C.李娜在职业生涯第三次澳网决赛上,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第二个大满贯奖杯,成为史上年龄最大的澳网女单冠军。 D.家风家教的唤醒和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解析:C项,“梦寐以求”指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A项,“粉墨登场”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B项,“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D项,“具体而微”指整个形体已经具备了,只是形状和规模比较微小。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感动中国”自2002年创办以来,以评选年度震撼人心的人物为载体,弘扬社会正能量,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B.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相比于获奖呼声较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来说,爱丽丝·门罗对中国读者要陌生得多。 C.土地流转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土地“非粮化”“非农化”等现象不再发生。 D.2014年索契冬奥会已经落幕,中国运动员虽然在比赛中为国人奉献了不少惊喜,但是中国“冰强雪弱”的发展格局并没有多少转变。 解析:B项,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可改为“中国读者对爱丽丝·门罗要陌生得多”。C项,“避免”和“不再发生”前后矛盾,可以去掉“不再”。D项,语序不当,“虽然”应该放在“中国运动员”的前面。 答案:A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9分,每小题3分)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乡愁是对家乡故土的思念,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故乡的山川树木、住宅院子等都是乡愁最质朴的载体。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人们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 乡愁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都生动地表达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 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生活过的乡村生活的顾盼。诗人北岛的“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现代人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