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70
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
第一节 五代十国
一、形成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
1.新藩镇代替旧藩镇
投降唐朝的起义军将领——朱温
镇压起义军的主要力量——李克用
地方上对抗起义军的地主武装——南方十国
2.以上三种势力的活动
3.新旧藩镇之异同
相同点:割据地方、依靠牙兵亲党、控制地方财政
新藩镇为自立势力
新节度多为藩镇士兵、地主豪强、流亡农民及盗贼首领
新藩镇是中央集权瓦解的产物
二、五代十国(钱穆《国史大纲》曾提出五代十国期间有六件事值得注意):
关中自李茂贞以外,别无割据群雄,此足证西北一代之残破,至是已不够割据建国之资
甘陇一带亦臻于破灭
五代中只有后唐都洛阳,其它四代皆都汴,直到宋代不能迁都,此证黄河流域之气运,不仅关中以西不能复兴,即中都洛阳一带亦不够再做文化、政治之中心。中国社会的力量,渐渐退缩到东边来
五代均在黄河流域,十国除北汉外均在长江以南自此以后,南方社会遂渐渐跨驾到北方社会的上面去
石敬塘割幽云十六州,此十六州既为外族所据,从此中国北方迤东一带之天然国防线,全部失却,大河北岸几无屏障。中国不得不限于天然的压迫形势下挣扎
中国东北部契丹之骤盛
三、五代的更迭——军人统治、政治腐朽(统治者的生活、统治手段的残酷、苛费繁多)、战乱频仍
后周改革
政治
经济
军事
法制
四、十国的分立——不依赖中原朝廷而独立存在
都是按照比较严格的血缘关系建立的父权家长氏族统治
都跟地方豪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小朝廷是唐末地方豪强势力发展的产物。在其建立过程中,“土团军”、“义军”等起了很大的作用
文官在各朝廷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战乱频仍的同时,各个地区生产也有所发展
五、南方经济的发展
1.农业
水利灌溉—— 捍海石塘、圩田、经济作物的种植
2.手工业
制茶业—— 江陵是最大的茶市
瓷器业—— 越窑
织染业—— 杭州城、“ 天水碧” 色
矿冶业—— 胆水浸铜法
制盐业、造纸业、雕版印刷业
3.商业
杭州有地上天宫之称、成都城市的发展
海上的贸易
第二节 契丹/辽的建立
建国前的发展——两个阶段
契丹见于文献记载,始于北魏太武帝登国四年(389 )原分八部。唐初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贞观二年,其首领摩会率领本部落北离突厥归附唐朝,唐授旗鼓。武后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曾造成很大麻烦。东突厥复兴强盛时,契丹又依附于东突厥。在组成部落联盟同时,还产生了军事首长“ 夷离堇” 。私有财产的增长引起部落内部分化,并不断向内地侵扰。唐朝为防御契丹,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使,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
安禄山对抗契丹时,约在开元后期,遥辇氏在迭剌部酋长涅里支持下取代大贺氏为部落联盟长,称阻午可汗,以涅里为夷离堇。涅里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始祖。这时九帐出现了奴隶,并开始收容外族,称为“遥辇 ”;酋长和首领由多氏族推举逐渐向一氏族甚至家族、家廷内产生,从而成为世袭。遥辇氏部落联盟的基础是乙室和迭剌两个兄弟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夷离堇,例由迭剌部选举产生。耶律家族从阿保机的曾族耨里思开始,产生过十三位夷离堇,而且交替连任了二十四任,逐渐成了迭剌部的中心家族。
阿保机之所以能建立政权的原因:
长期的部落联盟发展,准备好了产生国家的条件
阿保机更好地利用汉族的经济力量和投降契丹的汉人官员的政治经营
结束了部落联盟首长的选举制,代之以类似中原的世袭帝王
4.916年,建契丹国,标志着它走上了文明的道路;947年,改国号为辽。
二、契丹族的行政制度
部落:即帐族,共四支(皇族帐、遥辇帐、国舅帐、国舅别部)
农耕区实行头下制,分三种
头下军州
宫卫军州
奉陵邑
三、辽朝政治
政治史概况,分五个阶段:
建国初期,皇要的发展与反对建立国家的氏族贵族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对外扩张
太宗耶律德光时取得幽云十六州
圣宗、兴宗时极盛
道宗时辽衰,天祚帝时辽亡
2.官制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首府、捺钵
四、契丹/辽政权建立的意义
契丹/辽政权建立后,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并利用国家权力把大量汉人、渤海人迁到它的内地,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以供剥削,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契丹地区各族杂居的局面,加速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各族人民的融合,在契丹政权统治的二百年间,东北地区的社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附:两种观点
1.魏特夫的“征服王朝论”
契丹族的政治、军事中心一直是在他们旧有的部落领地
他们从未放弃本身特殊的部落政治和军事组织以及传统或宗教信仰
广大的契丹人继续游牧,过着部落生活
部落作为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继续存在,完成首许多行政任务
2.田村实造的“北亚历史世界论”
第三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