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胃 癌
胃癌(gastric carcinoma)约占胃恶性肿瘤的95%以上。每年新诊断的癌症病例数中,胃癌位居第四位,在癌症病死率中排列第二位。2000年全球新诊断出胃癌876 341例,病死人数646 567例。虽然胃癌全球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2/3胃癌病例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尤以日本、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高发。该病在我国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男性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35岁以下较低,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北方地区的甘肃、宁夏、青海及东北等地高发,湖南、广西、广东以及云南、贵州、四川发病率较低。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10万(男性21/10万,女性10/10万)。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的维持有赖于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一些生长因子的共同调控。此外,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2,COX-2)在胃癌发生过程中亦有重要作用。与胃癌发生相关的癌基因包括:γαs基因、bcι-2;抑癌基因包括:野生型P53、APC、DC(2、MCC等;生长因子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这种平衡一旦破坏,即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被抑制,生长因子参与以及DNA微卫星不稳定,使胃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又不能启动凋亡信号,则可能逐渐进展为胃癌。多种因素会影响上述调控体系,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
(一)环境和饮食因素
第一代到美国的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下降约25%,第二代下降约50%,至第三代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与当地美国居民相当。故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某些环境因素,如火山岩地带、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使用冰箱及正确贮藏食物,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可增加危险性。长期食用含硝酸盐较高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胃内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此外,慢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者胃酸分泌减少有利于胃内细菌繁殖。老年人因泌酸腺体萎缩常有胃酸分泌不足,有利于细菌生长。胃内增加的细菌可促进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产生,长期作用于胃黏膜将导致癌变。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已引起关注。Hp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高;Hp抗体阳性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日本曾报告132例早期胃癌患者作局部黏膜切除后随访66个月,发现65例同时根治Hp的患者无新癌灶出现,而未作根治的67例中有9例胃内有新癌灶;在实验室中,Hp直接诱发蒙古沙鼠发生胃癌取得成功。1994年WHO宣布Hp是人类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胃癌可能是Hp长期感染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Hp可能起先导作用。Hp诱发胃癌的可能机制有:Hp导致的慢性炎症有可能成为一种内源性致突变原;Hp可以还原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是公认的致癌物;Hp的某些代谢产物促进上皮细胞变异。
(三)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最著名的Bonaparte家族例子很好地说明了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拿破仑、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死于胃癌。浸润型胃癌有更高的家族发病倾向,提示该型与遗传因素有关。一般认为遗传素质使致癌物质对易感者更易致癌。
(四)癌前状态
胃癌的癌前状态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前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后者是指较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1.癌前疾病包括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息肉:炎性息肉约占80%,直径多在2cm以下,癌变率低;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几率较高,特别是直径2cm的广基息肉。
(3)胃溃疡:癌变多从溃疡边缘发生,多因溃疡边缘的炎症、糜烂、再生及异型增生所致;
(4)残胃炎:毕Ⅱ式胃切除术后,癌变常在术后10~15年发生。
2.癌前病变包括
(1)肠型化生:肠化有小肠型和大肠型两种。大肠型化生又称不完全肠化,其肠化细胞不含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被吸收的致癌物质易于在细胞内积聚,导致细胞异型增生而发生癌变。
(2)异型增生:胃黏膜腺管结构及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出现异型性改变,组织学上介于良恶性之间。因此,对上述癌前病变应注意密切随访。
【病理】
根据国内以往的统计,胃腺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58%)、贲门(20%)、胃体(15%)、全胃或大部分胃(7%)。根据胃癌的进程可分为早期胃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常见疾病初步诊断公式.doc
- 常见潜水伤害的症状与急救.doc
- 肠炎和肠毒综合症的发病因素相关.docx
- 常见蔬菜的食疗功效.docx
- 常见药物用法用量表和中兽药的配伍禁忌.doc
- 常识,中国非处方药常见问题解答-2.docx
- 常用超声医学术语、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词汇.docx
- 常用的消毒剂.doc
- 常用降血脂药物.doc
-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doc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01)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柔性显示面板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手册(仅供参考).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01)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01)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战略管理部管理制度与职能工作流程.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青岛版(2001)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青岛版(2001)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最近下载
- 年产8万吨聚甲醛工艺的初步设计.docx
- 3D3S 基本操作手册.pdf
- 201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真题.doc VIP
- 8.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路基工程宣贯讲义.ppt
- 房地产市场报告 -天朗2024年报【在时代洪流的弄潮中 尽显从容-把脉逆周期调解下大的北京房地产市场】.docx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田家四季歌》第一课时(共27张PPT).pptx
- 年产25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docx
- 2023徐州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pdf
- 毕业设计(论文)-反铲式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设计.doc
- 工程训练(广东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