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都植根于中国社会这一土壤里,是中国古代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和内在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最高水平;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生理、病理这一特殊领域的规律,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具体材料;中国古代哲学是研究世界的一般规律,为中医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并直接成为中医思辨的理论基础和治则。因此,中医学包含和体现了哲理,哲理指导了中医学。它们同源,分属两个体系,但又血肉相连、不可分割。从涉及哲学根本问题和有关的理论分析比较而知,一些本为哲学范畴的学说,却为医家直接汲取、运用和发展,从而成为哲学、医学共有的部分。本文只是选取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阴阳说
阴阳概念,是古人对于大量的客观矛盾现象进行长期观察和概括,最早使用具有哲学意义阴阳概念的是西周末年的伯阳父,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说日趋成熟。作为一种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先哲们把阴、阳视为万物之本,一切运动变化之源,阴阳对立统一,互相渗透与转化,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阴阳消长。把阴阳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就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阴阳学说,它不但用以解释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变化,更重要的是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在中医学方面,用阴阳解释生理、病理、代谢功能、病因、病势等,如《素问》云:“天言人之为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中医认为偏阴偏阳谓之疾,阳衰则寒症,阳盛阴衰则热症,平秘阴阳乃中医重要治则之一。
并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机体内部的阴阳矛盾,生命机体从自然界“形气相感而化生”出来,并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从而保持其动态平衡和机体的相对稳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的过程,即机体中的形质化为无形的气,类似异化作用;阴成形的过程,即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物质,类似同化作用。中医学抓住了生命中阴阳化气和成形的对立统一,认为机体在正常状态下,通过主动的调节,使其保持阴阳相对平衡,谓之“阴平阳秘”,体现了阴阳的统一性。
二、五行说
五行可追溯到《尚书》之《甘誓》、《洪范篇》两篇。西周以后,“五行”说被人们广泛接受。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所要揭示和证明的是宇宙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结构和结构模式。中国先哲在观察大自然的万物中,归纳出其中最重要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起码、最直接的物质条件,《尚书大传》说:“水火者,百姓之求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五行即五材也。”中医学就以五行学说作为基本理论,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在五行中、相应于木、火、土、金、水,在五时中相应于春、夏、长夏、秋、冬。由于五行存在着相生关系,中医气功学在修炼五脏时要求的顺序是肝、心、脾、肺、肾,不能随便颠倒顺序。而且保养的重点顺序是春天在肝,夏天在心,秋天在肺,冬天在肾。由于四季变化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活动规律也应与之相符。五行中存在相克关系,五脏也存在着相应的相互关系。如肝病,则认为肝病可能传之于脾,因为肝克脾,于是在治疗上注意先实其脾气,以防疾病传变,扶土抑木之法调理。如肾虚不能滋养肝阴,称之为水不涵木,用滋水涵木之法治疗。
三、元气说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气为世界本原,整个世界和宇宙是由气所组成。辽阔浩翰的宇宙,充满了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这就是世界的开端,有形的万物借助元气的生化而合成。五行的循环,六元之气敷布宇空,统摄着万物的新陈代谢。正因为如此,一切事物才生生不息,彰明昭著。中医学汲取了这一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而坚定地认为气为世界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古代医家认为气可以分成阴气和阳气两大类,客观世界的天、地、万物就是有阴阳两气构成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长短,万物并至,不可胜量。”指出无论月之大小,天之长短,万事万物都不外乎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成,“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并认为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气运动的根源在于内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可以说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气运动的源泉,是推动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认为气和形相互转化,“阳动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大医学类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x
- 电工复习参考题(1).doc
- 电工特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考核(A)复审试卷没答案A.doc
- 电焊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001).doc
-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试卷2.doc
- 电气安装工程造价习题记要1.doc
- 电气安装维修工实操试题.doc
- 电视专题节目策划——播实在的.doc
- 电子电器产品市场与经营(试题).doc
- 电子商务法律与法规试卷.doc
- 精品解析: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部分学校联考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docx
- 3.15+明朝的统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 专题三+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解读课件】-【时政解与押】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专题解读与押题(全国通用).pptx
- 10.1认识民法典(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高效备课经典课件.pptx
-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高效备课经典课件.pptx
- 专题六+加强国际交流,展现大国担当【解读课件】-【时政解与押】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专题解读与押题(全国通用).pptx
- 4.14+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pptx
- 期末复习核心考点一遍过(七下综述+核心考点+核心图片+解题指导+考场技巧)-【上好课】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pptx
- 7.1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PPT课件+教学设计.pptx
- 第五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课件)-【上好课】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