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人教版选修《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同步测试.docVIP

2012人教版选修《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同步测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 2.?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 3.?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 4.?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学习重点】:字词积累,翻译重点语句 【学习难点】: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理解分析,读诵 【学习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话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此次地震比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还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枚广岛原子弹的能量。震中附近城镇变为废墟,连北京、上海都有震感,而距此次地震震中700多公里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却安然无恙。这是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有一次胜利,也是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的最好体现。?   本文文题选取荀子《天论》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认为上天伟大并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并且控制它呢。表现了人类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并力图掌握规律,一更好地让自然为我所用的理想追求。?   在古代,人们又对自然采取一种什么态度呢? 二、【作者及思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汉代因避宣帝讳,写作孙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因为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到楚国,春申君黄歇任他为兰陵(今山东苍山)令。失官后家居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这本身仍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荀子的文学思想是注重实用,提倡质朴。他的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今存《礼》、《知》、《云》、《蚕》、《箴》五首小赋。 《荀子》共十二卷,收章三十二篇,其中大多数为荀子的著作,少数出于门人之手。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治学方法、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 《天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全面论说人们如何对待“天”即如何对待自然万物的哲学论文。作者吸取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成就,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当时流行的迷信天命、治乱在天、天命可畏等唯心看法,进行了大胆的反对和批判。 三、课文阅读,字词积累 1.给下列字注音。 蕃长于春夏?(?fán?)?辍广?(chuò)?啜菽?(chuò shū)? 田秽稼恶?(?huì)?籴贵民?(?dí) ?雩而雨?(?yú?)?卜筮然后决大事?(?shì)?楛耕伤稼?(?kǔ)?礼义之不愆兮?(qiān)?? 2.指出下列加点通假字的意义,并理解句子的意义。 ①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错”通“措”,废弃。 ②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县”通“悬”,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 ③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队”通“坠”,坠落。 ④物之已至者,人祅则可畏也 “祅”通“妖”,指怪异、邪恶的事或人。 ⑤田薉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 “ ”通“秽”,荒芜。 ⑥其说甚尔,其灾甚惨 “尔”通“迩”,近。 ⑦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 “知”通“智”,智谋。 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并理解句子意义。 (1)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作:第一个是“生”,第二个是“建造房屋”。 (2)若夫志意修,德行厚 修:美好 (3)三者错,无安国 安:安宁 (4)雩而雨,何也 雩:祭神求雨 (5)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文:动词,修饰 (6)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王:称王;霸:称霸 (7)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物畜:像物一样畜养。 (8)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