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朱子语类》三则同步练习.docVIP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朱子语类》三则同步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 《朱子语类》三则练习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如履薄冰(fù) B.则精神自是愦愦(guì) C.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ǔ) D.里面煞有工夫(shà) 2.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克:克制。 B.略晓其义即厌之 厌:厌恶。 C.自然存天理而行 存:保存。 D.君子喻于义 喻:懂得。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为己    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 B.用之则愈明 木受绳则直 C.事已却悔,如何 今当读何书 D.也知此为天理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B.然小路前面有个物引著 C.到遇事时固不会错 D.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不得苟且放过 B.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C.须大段著力 D.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6.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方是见得真味 B.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C.明知合行大路 D.今人只一言一动,一步一趋 7.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8.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朱熹(1130—1200),中国________(朝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________,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________、________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只恁昏塞不通,可惜!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 廷秀问:“今当读何书?”曰:“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自家今且剖判一个义利。试自睹当自家,今是要求人知?要自为己?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孟子曰:‘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虽是为时君言,在学者亦是切身事。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头!今人只一言一动,一步一趋,便有个为义为利在里。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这里只在人札定脚做将去,无可商量。若是已认得这个了,里面煞有工夫,却好商量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读之数过 过:遍,次。 B.则精神自是愦愦 愦:昏乱不清醒。 C.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机:机会。 D.试自睹当自家 当:副词,相当于“本”“此”。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首先是讲究“熟读”。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 B.朱熹认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领略书中的“真味”,就是说要对书中的义理有深刻的体会。 C.朱熹在文中引用曾子的话,是为了说明以实践仁德为人生修养的毕生目标,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因此要尽心尽力去完成。 D.第三章讨论的主旨是义利之辨,这与前章的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