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必过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料 . 第五编宋代文学 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947―1000)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人,字仲涂,著有K河东先生集》。原名肩愈:古文的传统加字绍先。意为要继承韩愈柳宗元的事业。他在宋初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穆修(917-1032)字伯长,郓州(今山东东平)人他是继继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的作家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靡艳丽,在宋代古文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和晚唐体:宋初诗派林立,主要有所谓白体、昆体和晚唐体三派。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有李防、徐铉和王禹偁等。王禹偁早年与一般文人一样喜爱白居易的诗,但侧重于学白居易的闲适唱和诗;贬官商州以后,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喻诗,更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3《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玉山。《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17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欧阳修(六一诗话》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4杨亿的生平: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宋初著名文臣,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六年1013),他和王钦若等奉命编撰巨型典籍《册府元龟)与在秘阁里参加编纂工作的同僚吟诗唱和,互相切磋诗律。作诗宗主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但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谕之作。 5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西昆体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诗歌流派,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此集的作者有17人,共收诗250首,杨亿、钱惟演、刘筠三人的作品就有202首,就创作方法而言,杨亿在《西昆酬唱集序》中主张“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这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了体现。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的是杨、刘、钱等人的同题酬唱。 6晏殊的生平:晏殊(991一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章,有神童之称。景德二年(1005)召试赐筒进士出身。历居要职,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晚星外放颍州(今安徽阜阳)永兴军(今西安)为地方官。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卒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他以国相之重,很注意荐引人才’名臣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出其门”成就了北宋升平的治世。生活富贵优裕“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每宴“必以歌乐相佐”。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刘。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欧阳修平生:欧阳修(I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读书刻苦。仁宗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初仕洛阳,从梅尧臣、尹洙游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他积极参加庆历变法,以天下为己任,倡导古文运动,很快被公认为文坛领袖。曾入朝为馆阁校勘知谏院,直言论事,屡遭贬谪,历知滁州、扬州、颖州等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太师致仕,回归颖州,谥文忠,欧阳修的文学贡献以散文为主但在诗词方面也很有影响。 2梅尧臣的生平:梅尧臣(1002一1061),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他出身于农家,门荫为吏长期任主簿县令等职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世称梅宛陵(宣城古名宛陵)。今存《宛陵先生文集》。他在庆历新政中站在新派的―边早年为钱惟演、欧阳修诗友交游酬唱以诗名家。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是杜甫与江西诗派之间重要的承传者。 3苏舜钦的平生:苏舜钦(1008一1048)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景祐元年(1034)举进士。由范仲淹之荐,授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好议论时事,多次上书,是以范仲淹为领袖的政治革新的积极参与者。因“进奏院事件”遭旧党借故弹劾而被除名,离京寓居苏州沧浪亭多年后起为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县)长史,同年卒。苏舜钦是以欧阳修为盟主的诗文革新的重要倡导者。今存《苏学士文集》。 4王安石平生: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万言书主张变法。熙宁二年(1069)执政,施行新政,即著名的“熙宁变法”,因连遭挫折而失败。七年(1074)辞相,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今江苏南京市)府。再相再罢,隐居钟山,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元丰八年(1085)新法被废,变法彻底失败。王安石于次年病逝。 5“三苏”:苏轼、苏辙、苏洵。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