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719.3-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第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pdfVIP

《NYT719.3-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第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NY/T719.3-2003 前 言 NY/T719《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第 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 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 — 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本部分是NY/T719的第3部分。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彭德良、喻德跃、强胜、李宁、付仲文。 NY/T719.3-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1 范围 NY/T719.3的本部分规定了转基因大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方法。 NY/T719.3的本部分适用于转基因大豆对大豆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大豆病害及大豆根瘤菌影响 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NY/T719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 NY/T719.1-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3 要求 按NY/T719.1-2003中第3章的要求。 4 试验方法 4.1试验设计 小区采用随机排列,小区间设有2m宽隔离带,小区面积不小于150m2,四次重复。 — 处理1:转基因大豆不喷施农药; — 处理2:受体大豆不喷施农药; — 处理3:当地普通栽培大豆品种不喷施农药; — 处理4:当地普通栽培大豆品种喷施农药。 4.2 播种 播种深度3cm-4cm。每平方米播种10g-12go 4.3 管理 按当地常规栽培方式管理。 4.4 调查和记录 4.4.1对大豆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4.4.1.1 调查方法 直接观察法:从出苗到成熟,每10d调查一次,每次调查时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 记载大豆上、中、下3个叶位的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所处的发育阶段。在调查时应包括: — 害虫:粉虱、蚜虫、蓟马、蜻类、斜纹夜蛾、豆天蛾等; — 捕食性昆虫:蜘蛛、瓢虫、草岭、花蜻、猎蜷; — 拟寄生昆虫:赤眼蜂(成虫阶段)。 吸虫器调查法:在大豆齐苗后V3-V5调查第1次,以后在R1和R5期各调查 1次。每处理调查 15 NY/T719.3-2003 5点,每点用吸虫器由下往上吸取10株大豆(全株)及其地面上的节肢动物。样品用75%乙醇溶液浸 泡,带回室内整理和分类鉴定。 4.4.1.2 调查和记录 记录节肢动物粉虱、蚜虫、蓟马、蜻类、斜纹夜蛾、豆天蛾、蜘蛛、瓢虫、草岭、花蜡、猎蜻、赤眼蜂等的 发生种类和数量。 4.4.2 对大豆主要病害的影响 4.4.2.1调查方法 病毒病:在大豆苗期、鼓粒期各调查一次,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 霜霉病:在大豆出苗后30d、始花期、鼓粒期各调查一次,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 抱囊线虫病:在大豆出苗后V3-V5期调查一次,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 4.4.2.2 记录 记录大豆田病毒病、霜霉病和抱囊线虫病的发病株数、发病级别和调查总株数。 按分级标准调查植株发病程度.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表示。分级标准见规范性附录A, 4.4.2.3 结果表述 发病率按式(1)计算: … … ‘·,,二,,甲····…… 。。(1) 式中: D—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