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变-CUHK.PDF

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变-CUHK.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变-CUHK

(第十三辑) 比较 Comparative Studies 煤矿安全生产监管: 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变 王绍光 对死亡的监管:中国的煤矿安全生产 在中国近期的政治和经济变化中,市场的自由化和所有权的非国有化是最 重要的一些方面。这些变化对于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带来了哪些影响?随着公有产 权的萎缩和市场力量的扩大,人们会认为政府将逐步退出。但是,非国有化和自 由化并没有如很多人所预计的那样把政府“淘空”,相反,一批新的政府机构却 随之建立起来。这些机构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施加着控制,包括电信、 电力、保险、银行、证券、食品和药品等产业,以及环境、工作安全等。或者说, 我们看到的景象是政府的控制模式发生了改变,而不是消失。 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到70年代晚期,公有制和国家计划一直是中国实行政 府控制的主要模式。当时的观点是,只有通过公有制和国家计划,政府才能主导 国民经济结构,限制有可能危害公众健康、安全和幸福的行为。然而,在最近的 25年,这种控制形式发生了变化。公有制逐步退却,国家计划让位于市场力量, 但同时,政府依然积极介入各种经济和社会事务,包括制定标准、审查、监督和 采取强制措施,简而言之就是“监管”①。这里所说的监管,是指由公共机构实 施的、特殊形式的对市场的外部控制,这些公共机构名义上是为“公众利益”服 ① 参见Christopher Hood, Colin Scott, Oliver James, George Jones, and Tony Travers, Regulation Inside Government: Waste-Watchers, Quality Police, and Sleaze-Bust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3。 以及Giandomenico Majone, “From the Positive to the Regulatory Stat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the Mode of Governance”,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Vol. 17, No. 2 (1997) 139-167。 79 比较 (第十三辑) Comparative Studies ① 务的,它们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制定并实施某些规则 。从这个意义 上说,从国家社会主义转轨而来的中国政府,并不是一个如哈耶克所说的“守夜 ② 人”政府,而是一个新型的监管型政府 。 如果说,非国有化和自由化标志着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出现了,那么人们 ① 参见R.G. Noll, ed., Regulatory Polic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Robert Baldwin, Colin Scott, and Christopher Hood, eds., Socio-Legal Reader on Regul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3 。 ②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监管型政府只不过是美国式的特殊道路的一个典型特征:在美国通过 监管来实施控制的行业,其他国家往往采取国有化的方法。参见David Vogel,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