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一个小题2分,共50分)。
1.“一只雄黑猩猩飞快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2.下列哪项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 )
A.生物能运动,非生物不能运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非生物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
A.好雨知时节 B.黄河之水天上来
C.床前明月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渠江水时,发现有一些能动的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
A.小颗粒能在水中运动 B.小颗粒能在水中漂浮
C.小颗粒有细胞结构 D.小颗粒呈微小球形
5. .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物质(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的含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6. 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更易患上近视。要了解某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 ( )
A.观察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8.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9. 2015年山东省遭遇大旱,造成某些地区植物干旱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这一现象说明 (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无关
10.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
A.鼠妇数量
B.光照
C.温度
D.湿度
50只
阴暗
30
适宜
50只
阴暗
30
适宜
11.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12.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1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为:影响桃花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
A.温度 B.空气 C.光照 D.水分
14.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C.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15. 非洲有一种花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这有利于捕食,体现了 (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16.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学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17.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对这条谚语中所包含的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 )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树
C.螳螂→黄雀→蝉 D.树→蝉→螳螂→黄雀
18.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等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杀青蛙,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 )
19. 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与其体内的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关系图,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
A.甲→乙→丁→丙 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20. 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 ( )
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B.减少最高级消费者的数量
C.改变光照、水、土壤 D.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21. 下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