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本章内容提要与学时分配(四3学时)
0 绪 论
1.本章内容提要与学时分配(3学时)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五大共性;认识过程;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分科。
2.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及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3.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1) 熟悉微生物的概念、类群;
2) 掌握微生物的共性;
3) 熟悉微生物的发展阶段与有关科学家的贡献;
4) 熟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5) 了解微生物的分科与应用前景。
4.作业(见课件)
一、 微生物概述
1、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microbe,microorganism)通常是描述一切不借助显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这类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古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微生物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因此,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它们的大小和特征见表1.1所示。但是有些例外,如许多真菌的子实体、蘑菇等常肉眼可见;相同的,某些藻类能生长几米长。一般来说微生物可以认为是相当简单的生物,大多数的细菌、原生动物、某些藻类和真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即使为多细胞的微生物,也没有许多的细胞类型。病毒甚至没有细胞,只有蛋白质外壳包围着的遗传物质,且不能独立存活。
?表1.1 微生物形态、大小和细胞类型
微生物
大小近似值
细胞的特性
病毒
0.01~0.25m
非细胞的
细菌
0.1~10m
原核生物
真菌
2mm~
真核生物
原生动物
2~1000m
真核生物
藻类
1米
真核生物
?
?
2、 生物的微生物
?
?
?
?
?
3、 微生物的特点
a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在形态上,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大小以微米和纳米计量。
b 繁殖快
生长繁殖快,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细菌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可以繁殖一代。
c 代谢类型多,活性强。
d 分布广泛
有高等生物的地方均有微生物生活,动植物不能生活的极端环境也有微生物存在。
e 数量多
在局部环境中数量众多,如每克土壤含微生物几千万至几亿个。
f 易变异
相对于高等生物而言,较容易发生变异。在所有生物类群中,已知微生物种类的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和昆虫。微生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所以微生物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用途。
二、 微生物学的重要性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紧密联系,下面仅列出几个:
1、 环境
微生物在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地球化学循环)中承担主要作用,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基本成分。它们可与植物相连系存在共生的关系,维持土壤肥力和环境中有毒化合物的清洁剂(生物除污)。某些微生物是破坏植物的病原菌,它们毁灭重要的作物,但是,也可有另外的作用,即它们是针对这些疾病的生物防治剂。
2、 医药
某些微生物可引起众所周知的疾病如:天花(天花病毒)、霍乱(霍乱弧菌;细菌)和疟疾(疟原虫属,原生动物)。但是,微生物也能向我们提供抗生素)和其他的医学上的重要药物,通过此种方式控制它们。
3、 食品
微生物在生产食品的许多加工业中已被应用了几千年,从酿造、酒的酿制、干酪和面包制作到酿造酱油;害处方面,微生物引起食品酸败和常由于携带在食品上的微生物而引起疾病。
4、 生物工程
传统的微生物已被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如丙酮、醋酸。最近,遗传工程技术的进步已经引导可在微生物中克隆药用的重要多肽,然后,可以大规模的生产。
5、 科学研究
微生物由于比其更复杂的动物和植物更容易操作,已被广泛用作模式生物去研究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过程。几百万个同样的、单细胞的拷贝,能以大量、非常快速而且低值获得均质的实验材料。另外的益处是大多数人对用这些微生物进行实验没有种族上的异议。
三、 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成就
1、 微生物学的基本内容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的基本内容是: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细胞的构建及其能量、物质、信息的运转;②微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以及微生物的起源;③生态学规律,研究不同微生物之间以及它们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④微生物同人类的关系。
2、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17世纪中叶荷兰人吕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用自制的简单显微镜观察并发现了许多微生物。
一大批研究者在19世纪下半叶推动了微生物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其中贡献最突出的有巴斯德、科赫、贝耶林克和维诺格拉德斯基。
微生物学的一套基本技术在19世纪后期均已完善,包括显微术、灭菌方法、加压灭菌器(Chamberland,1884)、纯培养技术、革兰氏染色法(Gram,1884)、培养皿(Petri,18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45对0板坯火焰清理区设备基础深基围护施工方案.doc
- 14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建模分析与优化管但理(word生成)-7.doc
- 14、基床表层沥三青混凝土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 15 200施工便都道技术交底.doc
- 14毛中石砌体工程施工工艺.doc
- 15.对实验十五.交通噪声监测.doc
- 150万吨沥青项目分配套液体化工码头临时围堰工程施工方案.doc
- 154 多功能磨粉机设计(含四全套说明书和CAD图纸).doc
- 15万吨年煤沥青、2万吨年蒽油深加工项目(一期12万吨年煤沥青四)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
- 14自来水发管道安装工程合同.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