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3 T 026_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DB3703 山 东 省 淄 博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03/T026—2005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2005-11-16 发布 2005-11-16 实施 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DB3703/T 026—2005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平菇的菌种、培养料、播种、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淄博市日光温室、塑料棚、专用菇房等保护设施的平菇无公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 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 18407.1 农产 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标准 《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菌种 食用菌的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母种是一级种,它是生产其他菌种类 型的原始种。母种的来源,一是在实验室内经孢子萌发、菌丝配对、提纯所获得;二是 由生产上栽培的种菇经组织分离和提纯获得。原种是二级种,它是由母种扩大到木屑或 棉籽壳等培养基上培育的菌丝体。栽培种是三级种,它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由原种扩接、 繁殖而得。 3.2 杂菌 在培养某一食用菌时,能够导致食用菌污染的其它微生物。 3.3 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培养基物中除培养物以外的其它微生物的方法。 3.4 播种 1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DB3703/T026—2005 将菌种种植在培养基物上的过程。 3.5 桑椹期 平菇普遍出现米粒、绿豆大小的原基,集结如桑椹的时期。 3.6 珊瑚期 平菇菌柄已出现、菌盖尚未分化的生长时期。 3.7 出菇 子实体逐渐长大并长出覆盖物的过程。 4 产地环境 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无公 害平菇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 要求》的规定。 5 生产管理措施 本条款未规定的栽培措施按常规措施进行。 5.1 菌种 5.1.1 菌种质量 选用的菌种要符合《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 5.1.2 菌种选择 选用无菌抗病良种,菌丝粗壮,生长整齐洁白,气生爬壁菌丝少,未成熟及过期的 菌种不能使用。 5.1.3 拒绝使用转基因菌种。 5.2 培养料处理 5.2.1 要求 选用干燥新鲜、未经雨淋,无霉变的优质原料,配料前曝晒 2-3 天,晒时勤翻动确 保晒匀晒透。 5.2.2 生料要求 第一、用料时注意其物理性状,不可过细或过粗,棉子壳依其自然性状即可,作物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