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辛弃疾词两首》课时演练.docVIP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辛弃疾词两首》课时演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优化指导】高中语文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 求田问舍(寻找) 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一片神鸦社鼓(祭祀土神的日子) 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有才华的) D.元嘉草草(草率,轻率) 休说鲈鱼堪脍(美味) 解析:A项,求:购买;C项,第一个“风流”应解释为“英雄业绩”;D项,脍:把鱼、肉切细。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 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C.赢得仓皇北顾 D.尚能饭否 解析:A项,目,名词作动词,看,望;C项,北,名词作状语,向北;D项,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应的一项是(  )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封狼居胥。 (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A.刘裕 周瑜 霍去病 张季鹰 B.周瑜 刘裕 霍去病 张季鹰 C.周瑜 刘裕 张季鹰 霍去病 D.刘裕 周瑜 霍去病 张季鹰 答案:B 4.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多情应笑我 C.烽火扬州路 D.人道寄奴曾住 解析:A项,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B项,应为“应笑我多情”;C项,应为“扬州路烽火”。 答案:D 5.下列对《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写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引起词人过多的忧愁和愤恨。 B.“吴钩看了”体现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栏杆拍遍”紧承前文,是说作者眼前无事可做,只能无聊地拍拍栏杆。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想到家乡吴中的鲈鱼等美味,遂弃官而归。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解析:B.“栏杆拍遍”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B 6.名句默写。 (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2012年山东高考)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012年安徽高考)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2012湖北高考)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完成7~8题。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7.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般比较忌讳重字,而在这首词的前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连用两个“秋”,想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作者选取了两种视角来表现无尽的秋意。第一句“楚天千里清秋”作者采用仰视的视角来描绘秋天独有的高远萧瑟的特点。第二句“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采用平视的视角来展现水天相接、浩浩江流东去的壮阔画面。并写出了词人目光的流动,目力所及一片秋色。第二个“秋”字高度概括了长江两岸的所有秋景。 8.“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寓情。试从情景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作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夕阳残照里,近景是独登高楼的游子,远景为掉队独飞的孤鸟。残阳如血,倦鸟悲鸣,游子思归。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高度凝练。让人不禁联想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国势衰微,故土难收,知音寥落。作者将这种种难言之痛以一幅高度凝练的画面呈现于读者面前,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9~10题。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上阕写了哪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答案:这两个人是孙权和刘裕。他们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