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宁蒗县扶贫开发发展对策.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页 浅议宁蒗县扶贫开发与发展对策 [摘要]宁蒗地处滇西北高原,系康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地貌过渡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等各种原因,使宁蒗的农业、工业、畜牧业等得不到发展。从而使宁蒗县至今仍处于贫困状况。抓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展宁蒗的经济,使之摆脱一穷二白的面貌。为此,本文通过对本县的现状进行阐述,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找出一些对其发展不利的因素。同时也提出一些有关宁蒗发展致富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民族地位;对策 1、前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在中国内部东西差距又相当大。宁蒗彝族自治县作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县,其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相当大,至今还未解决温饱问题,其农业、工业、畜牧业等都十分落后,至今仍属贫困县,为全国第一批治理的272个贫困县之一。 2、宁蒗县的发展概况 2.1农业方面 宁蒗是以农业为基础,粮、林、畜并重的农业县。现有的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由于地处高寒山区,至今仍沿袭着游牧、游耕、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农作物的亩产、总产比内地都很低。建国后,虽有所变化,但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都得从外地调入大量的粮食以满足民食需求。自1981年以来,全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结构,粮食播种面积每年保持在40多万亩,产量保持在45000吨左右。 宁蒗地带分为坝区、二半山区、高寒山区三类,因而其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在宁蒗,坝区属于黄金地带,其次是二半山区,最后是高寒山区。坝区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豆类等各种农作物为主,由于气候、地质以及种植技术等条件相对较好,其产量也较高。根据2005年统计,坝区水稻平均亩产量为400公斤,玉米平均亩产量为300公斤,蚕豆平均亩产量为150公斤,到目前,坝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二半山区只种植洋芋、玉米、蚕豆、四季豆、荞子等农作物。其中洋芋亩产为520公斤(折主粮100公斤),玉米平均亩产量为250公斤,荞子亩产量为130公斤,豆类平均亩产量为120公斤。因此,该区的1/3的人民还未解决温饱。而高寒山区只能种植洋芋、荞子、燕麦三类农作物。其中 2.2工业方面 建国后,宁蒗从丽江、永胜等地引进一批匠人,建起了食品加工厂和建筑队,但由于受技术、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限制,效益都很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的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是木材生产和加工,其次是冶金、石膏、电力、建筑、皮革等行业。但由于管理方式、技术及员工素质等原因,使我县的企业、工厂大部分已倒闭;冶金、食品加工、皮革都停办,木材加工厂由于受禁止天然林采伐的影响而被迫倒闭。因此,宁蒗的工业发展较好的只有水力电站。现本县有石丫口和拉都河两个国营电站。石丫口电站,站址在红旗,于1971年2月宁蒗县革命委员会呈报修建,由省、地、县联合勘测设计,1977年8月动工,1980年元旦完工。拉都河电站,站址在红桥,于1986年10月动工,1988年5月完工。 2.3畜牧业方面 宁蒗地域辽阔,水草丰茂,畜牧业是传统产业,各族人民都有丰富的经验,并培育出了一大批本地良种。解放前,全县各族人民的婚丧嫁娶都以能宰多少猪牛羊,作为衡量家产的标准;同时,以畜产品交换生产生活用品;杀牲祭鬼普遍严重,大小牲畜存栏急剧下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调整了相关政策,但由于毁林开荒,使一些草场受到破坏,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发展畜牧业,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粮林畜并重”的方针。又着重抓了畜禽品种的改良、草场建设、防疫治病等工作,把全县畜牧区分为三大片。 2.3.1南部高山绵羊大牲畜区。该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4.32%,是县内较大的天然牧场,共有草场面积214.3万亩,可载畜6.066万个黄牛单位。全区夏秋牧草过剩,冬春牧草不足,致使家畜秋肥冬瘦。全区有48个村委会,1.67万农户,共有大小牲畜23.07万头,占全县大小牲畜存栏数的49.32%,是全县草食畜的重点地区。 2.3.2中北部高原平坝生产大牲畜区。全区大多数平坝,只有少数半山区,海拔在2000~2700米,草场多分布在坝子周围,共有草场面积135.06万亩,平均亩产鲜草212.8公斤,可载畜4万多黄牛单位。全区有25个村委会,6.14万人,有大小牲畜存栏数13.97万头,占全县大小牲畜数的29.87%。 2.3.3西部河谷山羊生猪区。该区海拔在1400~2200米,多属低热河谷,草场面积为98.93万亩,平均亩产鲜草212.9公斤,可载畜2.56万个黄牛单位。全区有13个村委会,2.46万人,有大小牲畜存栏数9.73万头(只),占全县大小牲畜存栏数的20.81%。发展生猪和山羊是这个地区的最大优势。 2.4第三产业 由于人民的文化素质低,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使宁蒗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其交通邮电以及服务业的发展还未成为我县经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