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苏教版五上《天火之谜》解析
联系“捉住天雷”以及前文人们对他的取笑 仔细体会富兰克林的心情。 富兰克林触电之后,为什么会欣喜若狂? 他终于会发现了“天雷”。 思考: 雷暴真的是“上帝的怒火”吗?通读全文,说一说雷暴到底是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划下来。 “无稽之谈”是什么意思? “风筝实验”震惊了全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稽:考查。 说雷暴是“上帝的怒火” 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为后世做出了怎样巨大的贡献。 避雷针 你从富兰克林身上学到了什么? 讨论: 避雷针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做成,它的尖端制成Y型,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Y型下面连着一根铜导线,一直连到地下,导线的末端连接一块金属板,深深地埋入潮湿的地里。 当天空中的带电云块接近建筑物时,建筑物感应上的电会通过Y型的尖端随时释放到空中,与云中带的电缓缓地中和,化剧烈的放电为缓慢的多次放电。同时,使所放电的大部分电流沿避雷针的导线传入地下,而不至于破坏建筑物。 风筝实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科学界的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会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的科学论著也被译成了多种语言。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克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 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 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不祥的东西,违反天意会带来旱灾,就在夜里偷偷地把避雷针拆了。然而,科学终将战胜愚昧。一场挟有雷电的狂风过后,大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高层房屋却平安无事。事实教育了人们,使人们相信了科学。避雷针相继传到英国、德国、法国,最后普及世界各地。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中】李四光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法】安格尔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英】约翰生 读一读下面的名人名言 作业 1、将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这个故事写下了,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搜集科学名人的小故事,课后和同学交流。 每当夏季,雷暴雨频繁,说说雷暴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 天火之谜 第19课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 (1706-1790)——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 通过初读课文你对富兰克林研究“雷暴”有了哪些了解? 哪位同学能够把这篇课文大概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 雷暴(bào) 劈(pī)开 毙(bì)伤 风筝 (zheng) 攥(zuàn)住 颠簸(bǒ) 钥匙( yàoshi) 揭开(jiē) 爆炸(zhà) 拴着(shuān)骤然 混为一谈 (hùn) 冷嘲热讽(fěng) 无稽(jī)之谈 安然无恙(yàng) 生字词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不足为奇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欣喜若狂 怒发冲冠 雷电交加 掺杂在一起 值得 病 帽子 讽刺 考查 好像 一齐,同时 第三段(第6自然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