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

(521出品,必为精品) 脉 诊 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定义 ?脉诊又称“切脉”,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体表较浅部位动脉搏动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方法。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有关,也与其他脏腑有密切的关系。 (一)心、脉与脉象的关系 ?心、脉是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 ?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二)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血盈亏直接影响脉道的充盈度。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关系 ?肺: ?主气,司呼吸,朝百脉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可表现为脉之“胃气”的多少。 ?脉有胃气反映了全身脏腑旺盛和气血阴阳充足,表现在脉动从容、和缓、流利。 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关系 ?肝: ?藏血,主疏泄 ?肾: ?藏精,为元气之根,亦是全身阴阳之根本。 ?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脉有力,是“有根”的特征。 二、诊脉部位和方法 (一)诊脉部位 ?《素问·三部九候论》记有三部九候诊法; ?《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互参诊法; ?《素问·五脏别论》提出寸口诊法; ?《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寸口、趺阳、太溪脉的三部诊法。 ?寸口脉法:始见于《内经》,《难经》明确提出“独取寸口”,至王叔和《脉经》,不仅在理论已趋完善,方法也已确立,发展成当今临床诊病辨证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 ?寸口位于手腕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桡动脉),古代又称“气口”或“脉口”。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一是由于寸口脉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 ?二是脏腑气血皆通过百脉朝会于肺,所以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能比较集中地反映于寸口脉象。 ?三是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所以,在寸口可以观察胃气的强弱。 分寸、关、尺三部 寸口脉与脏腑相对应的分属关系 ?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 ?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 ?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三部九候诊法 ?又称为遍诊法,见于《素问》 ?切按上(头)、中(手)、下(足)三部有关的动脉的搏动形象。 ?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 仲景三部脉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诊脉方法。 ?以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趺阳脉候胃气,太溪脉候肾气。 ?现在这种方法多在寸口无脉搏或者观察危重病人时运用。 (二)诊脉方法 ?诊脉指法要领概括为三指平齐、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以指目按脉脊,指法有举、按、寻、总按、单诊等。 ?三指平齐:是指手指指端要平齐,手指略呈弓形,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度左右为宜。 ?指目:即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之处,形如人目,是手指触觉较灵敏的部位。 ?布指:切脉时还要注意布指的疏密。 ?小儿一般用“一指 (拇指或食指)定关法”。 常用指法 1.举法 ?是指医生用较轻的指力,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察脉搏部位的方法。亦称“轻取”或“浮取”。 2.按法 ?是指医生用较重的指力,甚至按到筋骨体察脉象的方法。此法又称“重取”或“沉取”。 ?医生手指用力适中,按至肌肉以体察脉象的方法称为“中取”。 3.寻法 ?寻即寻找,是指切脉时指力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调节合适的指力以取脉;或在寸关尺三部指指交替,细细找寻最明显的脉动部位等的方法,统称寻法。 4.总按 ?即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等。总按时一般指力均匀,但亦有三指用力不一致的情况。 5.单诊 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形态特征。 (三)诊脉注意事项 1.平息 ?平息是指医生在诊病时注意调匀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 ?另一方面,平息有利于医生思想集中,可以仔细地辨别脉象。 2.体位 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位充分伸展。 3.诊脉时间 ?诊脉的时间以平旦为最佳。 ?每次诊脉的时间至少应在五十动。 三、构成脉象的要素 ?文献中以位、数、形、势来分析。 ?脉位、脉率、脉力、脉宽、脉长、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 ?脉位、脉率、脉形、脉势、脉律 (一)脉位: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 ?浮脉类:浮、洪、芤、革、濡、散 ?沉脉类:沉、伏、牢 (二)脉率: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 ?数脉类:数、促、动、疾 ?迟脉类:迟、缓、结 (三)脉力:是指脉搏应指的强弱。 ?虚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