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熟制直播油菜高产增效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熟制直播油菜高产增效技术

① 发生: 油菜产区均有菌核病的危害,但以长江中下游广大种植区域发病尤其严重,常年发病率为15-30%,严重的年份达发病率超过80%,产量损失5-30%。 ② 防治 降低田间湿度; 化学预防:初花期用含40%的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即每亩用100g菌核净兑水50kg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50公斤喷施; 抗病性差、发病重、雨水重的年份在7-10天后第二次防治。 8、适期调控 表7 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 表9 旺苗冬至前多效唑控制模式 ① 不同收获时期收获条件下油菜机械化收获损失率和籽粒品质差异 试验以油菜杂交种华油杂62为材料,于2012-2013年度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场进行。试验地前茬为水稻,9月中旬收获。油菜播种前取土壤样品测定养分状况为土壤碱解氮为108.32mg.kg-1、速效磷为14.61mg.kg-1、速效钾为152.76mg.kg-1。 采用机械直播的种植方式,2012年9月23日播种(型号为2BFQ-6型油菜联合播种机)。田间小区厢宽2 m,每厢播6行。油菜出苗后及时间丛子苗,1叶期间苗,3叶期定苗,留苗密度45万/hm2。播种时施用N、P、K(15-15-15)复合肥900㎏/hm2、硼砂15㎏/hm2作底肥。越冬期施用纯氮135㎏/hm2,以尿素为氮源。其他管理同常规。在角果发育成熟期,根据天气状况设置六个机械收获时期,分别5月5日(D1)、5月10日(D2)、5月12日(D3)、5月14日(D4)、5月17日(D5)、5月19日(D6),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 9、机械收获 表1 不同处理产量和总损失率差异 表2 不同处理各部分损失率差异(%) NDL:自然脱落损失;CPL:割台损失;CPL1:收割脱落籽粒损失;CPL2:未脱粒分枝损失;CPL3:割台残留 籽粒损失;CDL:清选和排杂损失;ML:夹带损失;NTPL:未脱粒角果损失。“--”:表示未测出。 r:表示不同部位损失率与总损失率的相关系数。 图1 不同处理损失率组成比例差异 NDL:自然脱落损失;CPL:割台损失;CPL1:收割脱落籽粒损失;CPL2:未脱粒分枝损失;CPL3:割台残留 籽粒损失;CDL:清选和排杂损失;ML:夹带损失;NTPL:未脱粒角果损失。“--”:表示未测出。 r:表示不同部位损失率与总损失率的相关系数。 表3 不同部位水份含量差异(%) 表4 不同处理千粒重和籽粒品质差异 不同收获时期损失率的变化及植株形态特征 关于油菜适宜的机械收获时期一直不明确,但一般认为收获时期过早,清选和排杂损失大,收获太迟自然脱落和割台损失大。 本文结果中清选和排杂损失与割台损失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r= -0.8264*),因此,如何协调两者损失,通过适宜的收获时期选择降低总损失率就显得非常关键。 本研究中不同收获时期的总损失率的变幅为7.87%~16.22%,从5月5日(D1处理)到5月17日(D5处理)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总损失率逐渐降低,5月19日(D6处理)总损失率与5月17日相比由于田间自然脱落和割台总损失率增加值(1.58%)要高于清选和排杂总损失率的下降值(0.67%),所以收获总损失率增加。 从损失组成比例看,田间自然脱落损失组成比例除了5月19日(D6处理为10.59%)收获组成比例较大外,从D3到D5处理自然脱落损失的组成比例范围只有1.29%~3.41%,割台总损失组成比例在10.19%~39.73%,清选排杂总损失组成比例最大,不同处理变幅为49.68%~89.81%,其中夹带损失比例的变幅为44.74%~62.46%,未脱粒损失比例的变幅为0.92%~45.06%。 随着收获时期推迟,植株水分含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总损失率与籽粒、角果皮以及主花序和分枝水份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5**、0.9827**和0.9604**。故而,在生产上可以根据植株形态特征估算其水份含量从而确定其适宜的机械收获时期。 通过本试验的观察,5月5日(D1处理)收获时,植株有70%角果呈黄色,主花序角果籽粒变色;5月10日(D2处理)收获时,有85%角果呈黄色;5月12日(D3处理)收获时,植株95%角果已完全变黄,主花序中下部角果脱水变枯;5月14日(D4处理)收获时,全株角果基本完全变黄,主花序角果全部脱水变枯,主花序上部约3/4已完全褪绿,基部1/4呈浅绿色,下部分枝褪绿的比例减小;5月17日(D5处理)及5月19日(D6处理)收获时,角果开始变黑,茎枝褪绿的比例增加,5月19日收获时田间炸角籽粒脱落明显。 不同收获时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