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添剂.doc
食品原料学结课论文
学院:食品学院班级:三班学号:2011511082
姓名:贾佳佳
茶多酚
摘要:茶多酚(TeaRlyphenols)是茶叶屮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 色昔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 茶多酚又称茶糅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 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 1上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锂90和钻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 射克星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作用保健功能应用前景
茶多酚学名:Camellia sinensis茶叶简称:GTP
别名:茶糅质、茶单宁
CAS 号:84650-60-2
分子式:C17H19N3O
分子量:281.36
EINECS 号:200-053-1
物理性状:1外观:白色晶体。2易溶于水及有机溶液,味苦涩。
稳定性:在pH4-8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 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C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安全性评价:无毒 定义
是茶叶屮儿茶索类、丙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索类化合物的总称。
成分
是一种稠环芳香烧,可分为黄烷醇类、瓮基?[4]■黄烷醇类、花色昔类、黄酮类、 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屮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 素类主耍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儿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屮 的含量一般在20—35%o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屮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 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
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方法主要分本类:溶剂提収法,离子沉淀法和柱分离制备法。
溶剂提取法是用极性溶剂从茶叶中浸取,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 浓缩并得到产品。日前工业化生产茶多酚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为5%-10%,产品 的纯度约为80%-98%,咖啡因4%-7%。所用有机溶剂如:内酮、乙瞇、甲醇、乙烷以 及三氯甲烷等。该方法使用多种有机溶剂,生产成本髙,有些有毒物质的有机溶剂使 产品和操作不尽安全,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离子沉淀法是利用金属能够沉淀茶多酚,而使其与咖啡碱分离,如铜盐、铅盐或 三氯化铝。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其产品为食食品和医药工业 所不能接受。
现己报道的柱分离制备法有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近来更注重提高纯度的 研究,为此以层析柱分离的研究较多,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 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Z间,纯度可达98. 1%,如用凝胶柱分离可高 度脱咖啡碱,其残留量仅为0. 1%。但柱填充料如吸附型树脂,亲脂凝胶等非常昂贵, 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大量有机溶剂,显然对工业化生产茶多酚的不合适的。
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茶多酚工厂总计约有三、四十家,但真正具有市场竞争 力(产品质量、规模、成木和效益)的只有三、四家。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工厂全部 釆用的是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及沉淀分离,没有高新技术手段,产品的颜色、纯度、溶 剂残留和咖啡因含量方面不能满足H益提高的国内外客商的要求,尤其是由于工艺中 使用人量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有的甚至使用有毒害的氯仿等溶剂,造成安全性差, 质量差和综合成本高,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价格无法与一些合成的抗氧剂竞争,在医药 行业纯度满足不了应有的要求。而这些问题是不能用现有的传统T艺解决的。
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弊端,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特点,提 出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再结合传统工艺来生产高纯度的茶多酚,这样既可 生产出高质量的茶多酚,又可解决传统工艺的一些弊端。将超临界C02萃取技术与 传统提取、浓缩、萃取技术相结合,得到了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新工艺,其优点如下(1) 有机溶制用量减少、安全性好、污染少;(2)得率高;(3)残留溶 剂可被彻底除 去;(4)综合成本低等,该工艺既提髙了茶多酚的纯度、得率,使其含量〉90%, 咖啡因含量〈2%,溶剂残留为零,又符合工业化生产对原料,使用的溶剂,制作路线, 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产品的颜色、产率、纯度诸方面的要求,以利于在医药工业,食 品屮更有效地应用。
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己开始专项研究,现在此 方面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确认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现 今茶多酚的功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各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竞争目标和研究开 发热点。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耍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z—,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 的总称。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径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清除体内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防治心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