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新发展:
从“班班通”到“教育云”
摘 要:我国信息教育化在十年建设的基础上,当前各地开始兴起“班班通”建设,今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又将如何发展,这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文章系管珏琪根据祝智庭教授于5月30日在杭州召开的GCCCE2011大会上的特邀报告整理而成。首先回顾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随即从“班班通”出发,提出基于大装备的“教育云”发展思路,最后将近来备受关注的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让“教育云”触手可及。透过“班班通”、教育云、电子书包论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前瞻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班班通;教育云;电子书包
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概览
一般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十余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已获得认可,笔者将教育信息化视为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过程。总体而言,我国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以下发展轨迹:“九五“期间多媒体教学发展期和网络教育启蒙期,“十五”期间多媒体应用期和网络建设发展期,“十一五”网络持续建设和应用普及期。
基础教育是各类教育中涉及面最广、人数最多的教育体系,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力有重要意义。纵观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全面启动“校校通”计划,全面实施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计划;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根据教育部课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调研结果,截至2008年,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平均拥有计算机37.2台,联网率达53.4%,生机率比例为19:1,师机比为3:1;8%的学校建立了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有71.8%的学校拥有数字教学资源;67.5%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此外,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后,87%的学校表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改进教学效果有“较大帮助”。
继“校校通”计划及农远工程的实施,200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与此同时,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初见端倪,以“班班通”工程建设、教育云服务平台构建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2.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关键所在
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以支撑教育普及、公平、优质及创新为发展目标。在政策机制支撑下,环境装备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通常被作为学校发展的三大支柱,教育信息化建设属于环境装备建设范畴,而信息化教育的有效应用与课程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密切相关,并且需要良好的政策机制做保障。以上要素相辅相成,在不同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中表现出不同的工作重心。其中环境装备建设是基础工程,对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发展学生会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教育信息化要围绕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上下功夫。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推进教育教学应用的趋势。未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设个人学习环境,提供满足每一个学生需要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更多地亲身感受信息化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当前基于“个人学习环境”这一视角开展的环境装备建设还相对较少。本文从“班班通”谈起,简述基于打装备的教育云的建设思路,最后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让“教育云”触手可及。这样,沿着班班通——教育云——电子书包的视角,我们可以触及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新愿景。
二、 “班班通”在行动
继“校校通”工程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当前的“班班通”建设在许多省市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班班通”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后形成的产物,其实施是一项包括硬件环境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及教师应用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
1.“班班通”的建设模式
根据硬件设施配置不同,“班班通”的建设可以分为常规教室建设和专用教室建设(见图1),其中常规教室建设依据复杂程度不同,可设有简易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多媒体教室和移动网络多媒体教室。以上对常规教室的划分,各类型并不截然分离,而是蕴含着一种逐步递进的关系。通过硬件设备的添加和完善,即可实现教室的改造升级。各类的建设模式结合配套的教学资源将支持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面向不同教学条件和教学需求的课堂。专用教室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则可细分为语音教室,科学实验室、电子图书馆及对“班班通”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持与服务的远程教室(主控等)、教师备课室等。
2.“通”的内涵
当前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