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论.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史论 吴 新 雷 著 江 苏 教 育 出 版 社 作者简介 吴新 雷 ,江 苏江 阴人 ,1 933年生,1955年毕 业 于 南 京 大 学 中 国 语 言 文 学 系 。 1960 年 12 月 本 系 研 究 生 毕 业 后 留校 任 教 , 学 科 专 长 是 中 国 戏 曲史 、宋元 明清文 学史 、 昆剧 学和 红 学 。现 为 南 京 大 学 中文 系 戏 剧 影 视 研 究 所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 又 任 中 国古 代 戏 曲学 会 常 务 理 事 、 中 国 《红 楼 梦》 学会 常务理事 、江 苏省戏 曲学会副 会 长 、 中 国昆剧研 究会理事 、 中国散 曲学会理事 、 《中华戏 曲》编委、 《红楼梦学刊》编委。著有 《曹雪 芹》、 《曹雪芹江南家世考》 (合作)、 《元散 曲精 品 》 (合 作 ) 、 《两 宋 文 学 史 》 (合 作 ) 等 。 序 王季思 南京大学吴新雷教授所著之 《中国戏曲史论》,以文 心史识 纵论古今 ,其 中包括先秦至唐宋戏曲起 源与形成 的探讨,宋元南戏、元人杂剧和明清传奇的论说,重要作 家作 品的评判 与接 受,不 同的戏曲流派和戏曲理论的研 究,戏曲史文献的发掘和考证,近代曲学前辈吴梅先生事 迹和遗著等史料的钩沉,兼及昆腔、徽班、京剧和戏曲现 代化诸多问题的讨论 ,有宏观的畅述,也有微观的剖析, 内容相 当丰 富。它是作者长期从事戏曲史教 学研 究工作 陆续写成的论文结集,功力扎实,创见新见甚多。由于所 列论题为我向来所关心,涉及的师友为我平生所熟悉,读 来异常亲切。 本书的特点是作者 能以史 家的主体意识从发展史的 角度来立论,审古酌今,识见精微;史料翔实,考论的当。 我看 了这本 《史论》,想起戏曲史研究工作的三个问题。一 是课题的避 熟就生问题 :在本集三十多篇专文中,作者没 有在关汉卿、王实甫等人们熟知的纲 目上下笔,而是从新 的视角着眼,注重探索新的科 目,特别是集中力量考论过 去学者未曾深究的苏州派李玉等作家,发前人所未发。在 戏曲理论方面,没有停 留在人们 比较 熟悉的王骥德 《曲 律》、李渔 《闲情偶记》等著作里打圈子,而企图从李调元 的 《雨村曲话》和新发现的吴永嘉原本 《明心鉴》中,探求 他们的美学思想和表演经验 。这就在学科研 究领域 中有 了新的开拓,而不致陈陈相 因,重复别人走过的熟路。二 是资料的全面搜集问题 :新的课题要有新的资料来论证, 而资料的搜集总要力求全面。例如在考索李玉的作品时, 新雷同志从宝敦楼旧藏本的 《传奇汇考标 目》中,发现前 此所未知的八种剧 目,这就可 以较为全面地为李玉的剧 作算一笔总帐。又如在探究 《缀白裘》的来龙去脉时,他全 面搜索了在通行本出现以前的多种 以 “缀白裘”命名的戏 曲选本,不仅驳正 了前人错误的论断,也为后来研究明季 至清代 中叶舞 台演出史的学者打开 了眼界 。三是理论的 实际运用问题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如能把戏曲文学和 舞 台演唱结合起来研 习,就可 以使我们的学术研 究工作 既不流于脱 离实际的空谈,又不致退回到乾嘉学者的老 路上去。新雷同志在这方面的运用很有可观 :首先是他在 掌握戏曲音律的理论后,又认真学习了演唱。我曾听他唱 过昆曲,于 “生旦净末丑”的曲子都能拿得出来。他专攻俞 派小生唱法的研 习,竟能博得 昆剧 大师俞振飞先生的首 肯。由此出发,他把这方面的学识运用到戏曲推陈出新的 讨论 中去 ,研 究昆剧 改革和 戏 曲艺术现代化等 问题 ,体 现 了古 为今 用 的可贵 精 神 。其 次是 在 戏 曲文 学 的理论 批 评 和 源流史论 方 面,他 能联 系专题研 究的实 际,广 泛涉猎 , 深 入探 究,在 马克 思主义的历 史科 学和 文 艺理论 指导下 , 对 掌握 的史料加 以比较 、分析 、概括 、推断,得 出令人信服 的结论 。新 雷 同志的显著表 现是 “论 戏 曲史上 临川派与吴 江派之争”,此文没有入主 出奴 ,扬此抑彼 ,而认为他们在 当 时剧 坛 上 是 两 面鲜 明的旗 帜 ,直接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