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族之柯尔孜族.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名族之柯尔孜族

柯尔克孜族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 柯尔克孜族简介 “柯尔克孜”,突厥语,系本民族自称,意为“四十个姑娘”,也有认为是“四十个部落”、“山里游牧人”、“赤红色”等含义。但一般解释为“山里游牧人”。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160823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柯尔克孜族之节日习俗 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等节日。过节时,男女均着新衣,并以茶水、油果等互相招待。 每年阴历春分日这一天,即阴历3月22日前后,为“努吾若孜节”。它的内容是辞旧迎新,希望春天能带来吉祥幸福。 柯尔克孜族之民俗 柯尔克孜族中最受重视的人生礼仪有诞生礼、摇篮礼、满月礼、割礼、丧葬和婚礼。 诞生礼是在婴儿出生当天举行的以表对新生生命的美好祝愿。摇篮礼是在孩子出生第7天或第9天举行,要宰牲设宴请客吃饭,规模不大,参加者公限妇女。在宴会期间要唱“摇篮曲”。 满月礼,同汉族的“做满月”相近。 柯尔克孜族之民俗 婚礼,是柯尔克孜人的最大礼仪,一般是先在女方家中举行,然后将新娘迎回新房,在男方举行更为热闹的庆典活动。整个婚礼是贯穿于歌声和活动中举行的。 柯尔克孜族之壁挂 壁挂,是柯尔克孜族家庭的一种必备的装饰,也是一种民族手工艺品。 形状多为长方形,有大有小,一般宽约1.2米至3米,长约1.2米到2.5米之间。壁挂多用紫红色或大红色的平绒做底面,黑色平绒做边,在下沿的边芯相接处,吊坠有金黄色丝穗。 图案主要表现为:变形的山峰、飞溅的水花、翻腾的云浪、飘香的花卉、绿茵的牧草和卷曲的枝蔓等等。 柯尔克孜族之驯鹰习俗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于2011年5月23日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猎鹰起源于东方,已有4000年的历史。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但柯尔克孜族一直保留了几千年的口头驯鹰绝学。 在没有枪支的岁月里,人们驯服凶猛的雄鹰为自己捕猎,一只好的猎鹰可以养活一家人。 在为主人服役一到五年后,猎鹰将重返天空,获得自由——这是柯尔克孜族人与鹰的另一个约定。 柯尔克孜族之宗教习俗 柯尔克孜人最初是崇拜图腾。有名的图腾是雪豹和牛。除此,还信仰“乌买”女神。信奉祖先和天神,他们朝南方祷告,崇拜太阳,认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转信伊斯兰教,属于正统的逊尼派。在东北部分柯尔克孜族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早在16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哈纳菲派。礼拜寺是教徒活动的主要场所。礼拜寺多数建在城市。教规五功:“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 柯尔克孜族之服饰 服饰的源起和形成,与人类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柯尔克孜族大部分牧民随逐水草而居,夏季居住毡房,冬季则定居在气候较暖的山谷地带所筑的四方形土屋内。 服饰的特点具有草原牧民的共性和本民族服饰特色。牲畜的皮毛和毛织品是他们的主要衣饰原料。服装式样,男以袍式为主,女以裙装居多。 柯尔克孜人喜爱红色,其次是白色和蓝色。它表现在服饰、绘画、装饰和工艺品上,这是柯尔克孜人开朗、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的很好的反映。 柯尔克孜族之礼仪、食俗 柯尔克孜族的物质生活与经营畜牧业有着密切关系,饮食起居也都有着游牧生活方式的特点。 柯尔克孜族早餐较简单,但营养丰富,多以鲜牛奶佐以其他食物,午餐也较简单,牧民们大都是携带干粮在野外食用,晚餐一般较丰盛。 饮食忌讳: 饭前洗手后,余水不可乱甩,须用布子擦干,主人让吃时客人才能吃。男客不可从女主人手中直接接取食物,以示男女有别。客人应将碗中食物吃净,切忌将剩饭倒在地上。吃饭时不可揭开厨房门帘窥视,餐后要背向门退出。 柯尔克孜族之礼仪、食俗 饮食主要是肉制品和奶制品,也喜欢吃圆白菜、洋葱(皮牙子)、土豆等。日常饮料是山羊奶和酸奶,还喜欢喝煮沸以后加奶、加盐的茯茶。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喝的是牛奶羊奶,吃的是牛、羊、马、骆驼肉,也吃米食和面食。 囊 炒肉(库尔达克) 灌肠(卡仁) 柯尔克孜族之礼仪、食俗 柯尔克孜族好客,凡有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并拿出最好的食品待客。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客人吃羊尾巴油,然后再吃胛骨和羊头肉,尤以羊头肉待客为尊。 客人在吃肉前,要先取出一些分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在吃其他食品时,摆在桌上的盘里要留一部分不要吃光,以表示主人招待的丰盛。如吃不完,切忌将剩菜剩饭倒在地上,在客人使用的餐具里,不能剩下残羹剩饭,这一禁忌不仅非穆斯林的客人要切记,就是穆斯林的客人也不能例外 。 谢谢 ! * *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