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引言:回归典
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影响 3. 在基本理论创新方面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对经济增长理论所产生的影响。 ②对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理论所产生的影响。 ③对报酬递增理论所产生的影响。 回归经典—— 马尔萨斯与凯恩斯的脉承关系 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一般经济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决不在人口理论之下。 诸如,马尔萨斯关于供给、需求与成本共同决定价值的思想成为后来新古典学派均衡价格的先导; 他的有效需求理论成为凯恩斯有效需求理想的直接来源; 需求管理思想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仍有启示作用。 (英) 马克·布劳格 (Mark Blang) 英国经济学家,当代最伟大的经济思想史学家之一。 1952和1955年分别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博士;博士论文是研究李嘉图的经济学,指导教授是斯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曾先后任教的大学有耶鲁大学、伦敦大学、LSE、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uckingham以及University of Exeter。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教授 他的名作《经济理论的回顾》《经济学方法论》(The Methodology of Economics 1980 ) 《经济理论的回顾(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1962) (第5版)》 从亚当·斯密到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发展历程,更确切地讲是从大卫·休谟到米尔顿·弗里德曼。 首先,论述经济理论史,而不是简单介绍经济学说史,注意力集中于经济分析。其次,列有九篇重要经济学经典著作的详细阅读指南,包括斯密、李嘉图、穆勒、马克思、马歇尔、威克斯蒂德、维克塞尔、瓦尔拉斯和凯恩斯等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 是一本为了解经济学而写作的书,既为了了解过去的经济学,也为了了解现今的经济学。 “当说到经济思想和理论史的研究时,马克·布劳格的《经济理论的回顾》是在过去30年的同类文献中分析最透彻,最具深度、广度,最具有学术意义的优秀的作品。” 凯恩斯以前的100位著名经济学家 凯恩斯以后的100位著名经济学家 经济学方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美国人,1937年生于华盛顿。 理性预期学派的重量级代表,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表彰对“理性预期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作的贡献, 经济学名著选读 1,魁奈:《经济表》(1759) 2,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 3,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 4,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5,马克思:《资本论》(1867) 6,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1889) 7,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920) 8,凯恩斯:《通论》(1936) 9,凯恩斯以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较量(哈耶克-新古典综合-新自由主义) 《资本论》在它诞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国外的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家给了它较高评价,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它主要是采取用沉默来抵制、用批判来否定的态度 十月革命后,特别是20世纪20至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以后,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对《资本论》采取“研究”的态度,一些试图发展主流理论的经济学家甚至还对《资本论》做出了某种肯定 国外观点 琼-罗宾逊夫人:英国剑桥国王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哈佛大学授予法学名誉博士;马歇尔、庇古共同的学生。 1933年,以《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举成名。她对马歇尔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提出质疑,罗宾逊夫人把完全竞争作为不完全竞争的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开创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垄断行为研究之先河。 1930年代末,她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并于1942年出版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至今还是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文献 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 《资本论》中所描述的阶级冲突,与主流经济学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利益和谐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流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是以存在无数财产相等的小业主组成的社会为假设前提的,《资本论》关于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论述却接触到了垄断竞争的现象,为分析现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寡头垄断结构提供了 依据 英国经济学家琼 罗宾逊: 在工资理论中,主流经济学沉浸在田园诗般的幻想中,将工资说成是由附加一小时工作的“边际非效用”决定的,就像为自己种田的农夫拄着锄头,在傍晚决定再干一小时多生产的产品是不是能补偿自己多一分背痛一样。 相反,《资本论》却看到了在真实的劳动力市场上,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是如何被无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