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技法及色彩构成.pdf

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技法及色彩构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 年第 3 期 敦煌研究 N O32009 ( )   总第 115 期 DU N HU AN G  R ESEA RC H TO TAL  115 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技法及色彩构成 马玉华 (敦煌研究院 编辑部 ,  甘肃  兰州  730030)   内容摘要 :本文就敦煌莫高窟北凉北魏时期的壁画 ,从内容与构图的关系 、壁画制作及绘制顺序 、绘画技法中人物造 型与线及毛笔工具的使用 、西域壁画与敦煌北凉北魏时期壁画中人物肌肤晕染技法的不同与特点、颜料种类及敷色方法 所呈现的装饰效果以及颜料的变色原因等方面 ,做了详细的探讨与论述 。 关键词 :北凉北魏时期 ;壁画绘制技法 ;色彩构成运用 中图分类号 : K879 . 4 1 ;J 2 1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04 106 (2009) 0300 1609   敦煌因地处丝绸之路要冲 ,故敦煌石窟佛教 佛本生 、佛传 、因缘故事 、佛说法图、千佛图及供养 艺术既受到来 自印度及西域的影响 ,又因为敦煌 人 ;而下部由北凉时期的帐形图案至北魏时改变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有着深厚的中原汉文 为护法 、镇窟之神 ,多画药叉 、金刚力士形象 。 化基础 ,这些原因使得敦煌北凉北魏时期的壁画 敦煌北凉北魏时期壁画中的独幅画构图 ,又 艺术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艺术特点 。 可分为独幅式 、横卷式及适形装饰等形式 。 ( 构图是服务于壁画内容的 ,现依佛像画 说法 ) 一  构   图 图 、故事画和图案画等主要壁画内容分述相关壁 画构图。 ( ) 敦煌北凉时期有禅窟和覆斗顶窟 ,北魏时期 一 佛像画   洞窟则以中心柱窟为主 。壁画的特性是依附于建 这里主要指佛说法图 ,即佛宣讲佛法的场面 。 筑而存在的 ,这就使得壁画的构图受到建筑形制 说法图以独幅式中心对称构图为主 ,大多描绘在 的制约 ,因而可分为按整窟的布局构图和独幅画 洞窟南北两侧壁 。如北凉第 272 窟南北壁各有一 构图两部分 。 幅说法图 ,均为一佛二菩萨四弟子四飞天 。在构 整窟的布局 ,顶部画装饰图案 ,如平棋 、人字 图中对人物的主次安排有大 、中、小之分 。说法图 披椽间自由图案等 。一般在正壁塑立体的主像交 中主尊释迦牟尼佛在壁画中体形最大 ,居于画面 脚弥勒佛或弥勒菩萨像 、释迦牟尼佛 ,在南北两壁 中央显著位置 ,造型以坐姿为主 ,头及身体均为正 上部 ,有的窟内用立体的形式塑出双阙龛及俯视 面形象 。佛像左右两侧因内容而异 ,一般有菩萨 、 下界的弥勒菩萨 。而壁画则以平面的形式表现 , 天王 、弟子 、飞天等人物 ,在体形上依次渐小 , 或 ( 位置主要在四壁及顶 。除了顶部外 ,两侧壁 南北

文档评论(0)

27352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