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史中的塞音声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语音史中的塞音声母.PDF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一期 2014 年6 月163-212 頁 ∗ 漢語語音史中的塞音聲母 *李存智∗ 摘 要 本文以出土文獻通假字、傳世典籍的聲訓、韻書的又音字、漢語方言 的層次異讀為材料,討論漢語語音史上塞音聲母的音韻行為,且及於塞音 與塞擦音、擦音、鼻音的關係。具體觀察具有原生特質的雙唇、齒齦(舌 尖)、軟顎(舌面後)部位的塞音,探討調音(發音)部位移動、調音(發 音)方法與發聲類型改變所造成的塞音音變。瞭解塞音ppb ,ttd,kk 在發展與變化的過程中,分化與統一的力量所產生的影響。以中古字母系 統來說,本文所討論的塞音音變實際涉及幫、非、端、知、章、見與精、 莊各組聲類。 傳世文獻、出土文字及漢語方言的層次異讀,反映塞音與擦音、塞擦 音頻繁接觸。從漢語方言亦可得知塞音與鼻音,齒齦塞音與邊音亦有密切 關係。普遍存在的音韻現象促使學者反思諧聲原則的內涵,何以通行的諧 聲原則無法解釋實際存在的諧聲關係?心生書邪船禪聲類轄字,在文獻與 方言中存在擦音、塞擦音、塞音的異讀類型,與諧聲原則直接牴觸。本文 討論漢語塞音聲母的各種音變,及其在漢語語音史上的意義,認為塞音塞 擦化、擦化,與擦音字母的音變相伴相成,此中並且蘊涵音韻演變的普遍 規律與語言演變的連續性。時間、地域、類型三位一體是音韻層次的具體 內涵,而音讀類型的差異往往蘊涵語音演變的邏輯次序,此即漢語方言的 層次異讀可用以解釋歷史音韻演變的認知基礎。實驗語音學的經驗顯示, 凡是歷史上發生過的音變,可經由控制某些語言參數讓它在語音實驗室裡 2013/10/05 投稿,2013/12/17 審查通過,2013/12/30 修訂稿收件。 * 感謝匿名審查者提供寶貴意見,使拙文論述得以更完整。 ** 李存智現職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164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一期 重現;社會語言學標舉「用現在解釋過去」也是相同道理,從而驗證語音 條件俱足,音變會超越時空,在不同的語言(方言)中出現,體現語言的 普遍性與一致性。 關鍵詞:漢語語音史、歷史語言學、塞音、音變、語言連續性 漢語語音史中的塞音聲母 165 A Study on the Sound Changes of Stops in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Lee Chun-chih∗ Abstract A language can be seen as a kind of ruin where linguists re-construct linguistic continuity through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ialects. By using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o pull together written records and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this paper seeks to establish the step-by-step changes of Chinese over time. The changes of stops are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noticeable phenomena both i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From the viewpoint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