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婚姻尚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解释: 爱情是一种情感依赖,爱的文化进程就是博弈,它的结果是情,爱与情是一个象物又象魂的物势影像,通常是指人们在恋爱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感情。爱情也是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同性个体或异性个体产生有高级情感。爱情是人之间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倾慕,渴求发展亲密关系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爱情观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婚姻的不同阶段也会产生变化。男性容易爱上年轻美貌的人,而女性容易爱上财富地位的人。但是,每个人需找的爱情是不同的,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选择爱人的影响最为重大。 柏拉图的精神恋爱观: 精神恋爱观又称“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认为爱情和性欲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状态。 在今天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柏拉图式的爱情的意义:··理想式的爱情观··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男女平等的爱情观··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爱情形式并不互相排斥,任何一种爱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占有成分··爱情可以让一个人欲仙欲死,让人生不如死,可以让你尝尽人间甜蜜与痛苦 西方学者对此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 弗洛伊德的性爱观: 在某些情况下,爱不过是性本能以直接的性满足为目的的对象贯注,而且当达到了这一目的时,这一贯注就消失了,这就是所谓一般的性感爱。 爱本身是以直接的性冲动和其目的受抑制的性冲动同时存在为基础的,而对象则把主体的一部分自恋性自我力比多引向自身,它是一个只为自我和对象留有余地的状态。 注:力比多,力比多亦称“欲力”、“性力”、“心力”,精神分析术语。弗洛伊德1905年在《性学三论》 一书中首次提出,指一种与性本能有联系的潜在能量。他把性欲与自我保存本能做了对比,并用力比多一词开始指性欲或性冲动,后扩展为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是一种与死的本能相反的生的本能的动机力量。弗洛伊德把它看作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是性欲、性本能冲动。 有关爱情与婚姻的诗歌 LOGO Page ? * LOGO 第二十二组(制造学院) 组长:周康 组员:何凯兵、唐晟 吴文宇、李俊杰 杜彬彬、宋玉杰 刘超、张博 —— 婚 姻 与 爱 情 中华文化-婚姻风尚 由NordriDesign?提供 婚姻与爱情 1、婚姻是什么 2、爱情是什么 3、爱情与婚姻 4、有关爱情的诗句 婚姻是什么 1.婚姻的定义 2.六礼 3.婚姻形式 4.七出三不去 5.婚礼禁忌 6.东方婚礼 7.西方婚礼 婚姻的定义 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男人为女人而婚,女人为自己而嫁,婚姻的本质在于共同相爱、精彩的生活并延续生命。 婚姻的由来: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 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六 礼 古代的婚姻礼仪。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照六礼行事。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明代的定制。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亲迎五礼。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 婚姻形式 1. 聘取婚 2.掠夺婚 3.姑舅表婚 4.媵妾婚 5.烝报婚 6.换亲婚 7.招赘婚、冥婚等 七出三不去 七出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口舌、窃盗。特别要说明的是以下三点:无子,是就妻子过了五十岁以后来说;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妒,更多是认为妻子对丈夫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