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触控面板跟其透明导电膜跟最新发展 (三)资料
觸控面板及其透明導電膜之最新發展(三)
編輯室/2009.05
觸控面板的技術課題
一、軟性顯示器用觸控面板
軟電顯示器用觸控面板的透明導電膜必須具備可撓性的用途, ITO 透明導電
膜的彎曲性是有問題的,因為 ITO 為無機氧化物系(陶瓷系若與有機材料比較,)
伸縮性相對很差,只要超過 1.5%以上的伸縮,就可能產生龜裂,當然亦可藉助
於透明導電膜的材料設計或加工條件加以控制,而使用膜的厚度、透明導電膜基
材設計都很重要。
解決方式必須從材料面從新檢討,找出比現用的 ITO更具耐久性與彎曲特
性的材料,例如導電高分子;而採用奈米級控制的金屬元素CNT 、ZnO 為候補。
也有使用 ITO 奈米分子材料將ITO膜直接加工在塑膠片上的方法。
這些材料開發著實在進展中,而且已接近實用化,大概 3 年以內可以商品
化。這些新材料,除了應用為觸控面板外,還可應用在太陽電池、電子紙等電極
材料。
導電性高分子於2007 年開始陸續被開發出來,富士通Component發表將邁
向實用化,2008 年中開始樣品試供;帝人Dupont Film的導電性高分子 「Carenfine 」
已商品化,並積極推展在觸控面板、電磁波屏蔽材、透明電極的應用,預定在
2009 年上市。事實上,拿帝人化成的導電性高分子與ITO膜比較,仍有透明性
不足(87%) ,對高溫、高濕耐性較低及線性等問題,必須繼續開發,未來有希望
為電容量式觸控面板所採用。
二、3 次元輸入技術
三菱電機在「Interruction 2009 」公開試作的「3 次元觸控面板」,適用於手
機用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但檢測方式無法適用於表面電容式觸控面板。
材料世界網 .tw -1-
過去的觸控面板只能檢測 X軸、 Y軸方向, 3 次元觸控面板則還可檢出Z
軸上手指的位置。對 Z軸方向的容量時間變化加以計算的話「連手指接近面板
時的加速度也可以檢測出來」。換言之,可以判斷手指是快速接近或緩慢接近,
例如「快速接近,液晶面板的背光源顯出紅光;緩慢接近則出現藍光」。
三菱3 次元試作品也採用ITO 透明電極,不過加上量測手指接近的距離。
手指未接觸時的容量變化小於觸碰到面板,必須提高檢測感度,使用銅電極可得
必要的感度,但銅電極是不透明的。關鍵在於以距離的檢測判斷其為「接近狀態」
或「接觸狀態」,並拫據此切換檢測方法,接近狀態以檢測「感度」優先;接觸
狀態以「分解能」檢測優先。為提高感度檢測,接近狀態採用2個感測器,以擴
大感測面積。
接近狀態可檢出的容量變化為0.3pF ;接觸狀態為8~10數 pF ;接近狀態的
X軸、 Y軸向分解能換算成距離為約 10mm ,Z軸至少在 20mm 以內距離可檢出
手指的接近狀態。
三、In-Cell(In-Panel)技術
應用 In-Cell(又稱為 In-Panel)化技術的觸控面板產品發表有越來越多的趨
勢。事實上,In-Cell型觸控面板對 LCD模組的顯示品質(對比、亮度、外觀異物
等的提升,有其存在的價值。)
東芝松下 Display Technlogy開發內建光感測器的可輸入顯示器,形成
In-Panel觸控面板,它的光感測器使用 Pin 二極體,TFT-LCD面板內設有可以將
二極體輸出電流增幅的電路,光感測器可以感測手指觸壓面板時產生的外光減少
之變化,以及手指產生的反射光兩種光線的變化。
飛利浦則將電阻式觸控單元設置在 Cell內部。具體而言,是在 Cell內部設
置厚度比 Cell更薄的導電材料,接著利用 Spacer 與平版印刷技術,在對向基板
使 ITO膜堆出凸型的內式觸控面板,這些技術一旦商品化,可能會造成觸控面
板大革新。
反應速度方面,接近狀態為約 50ms ,接觸為約10ms ;耗電情況幾無差異。
此外,為了降低迴路的寄生容量,追加了「Sensor Shield 控制」功能,就可以不
材料世界網 .tw -2-
要有抑制液晶面板產生的電磁雜訊的 Shield層。此外,試作品在 X軸向和 Y軸
向分別配置了電極,以相同電壓的信號流動,抑制寄生容量。現在正在研究對應
10吋以上的畫面。
觸控面板用透明導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