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4
关于影响我国电力消费量因素的实证分析
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除,中国经济在危机之后迅速恢复,但是能源不足依然是制约发展的因素。当今世界,电力成为每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我国而官,缺电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瓶颈。
由于国家规划和投资导向等问题,往往会造成估计错误或者供给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工业生产,造成电力企业乃至这个那个社会的损失。同时,电力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资源,电力供应不足,电价过高,将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成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因此,对影响电力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就成为必要,只有全面正确的对各种因素进行了解,才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体功提供正确的指导,保证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维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文献综述与评价
关于电力消费的研究除了计量分析外还有通径分析,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影响电力消费的因素有不少,国内生产总值,电力价格指数,煤炭价格指数,装机容量,工业总产值等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模型得出来的结论各有不同,各种模型有其优点但也有不能很好进行预测的时候。
本文的参考文献是在参照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该文献所采用的变量拟合很好,分析也相当到位,实证条件也很充分,无论是对异方差还是多重共线的处理都值得学习,所以本文沿袭了该文献的变量选择与处理方法,但是在对自相关进行判断时,DW统计量的应用有严格的前提条件,在无法或者难以判断是否满足相应条件时,不建议使用此方法,所以本文在自相关问题上采用另外的方法进行检验。同时,样本容量太小,数据不够充分也是该文献的缺点之一。而且该文在如此少的数据条件下进行平稳性检验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在使用软件进行检验时理应会出现警告,但是作者似乎忽视掉了数据不足的情况来进行平稳性检验。依照实际经验,时间序列数据通常为不平稳,但是参考文献却得出所有变量皆平稳的结论,所以这个结果很值得怀疑。在经过研究思考后,本文决定重新建立模型对电力消费量进行拟合。
二、模型设定
经过观察研究,设:电力消费总量,假定影响电力消费量的其他因素可以忽略,真正的影响因素为:
:GDP(亿元)
:人口总量(万人)
:工业总产值(亿元)
:电力出厂价格指数(绝对值)。
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Yi=
数据如下:
年份
电力消费总量(亿千瓦时)
GDP(亿元)
人口总量(万人)
工业总产值(亿元)
电力出厂价格
1990
6230.4
18667.8
114333
18689.22
107.4
1991
6804
21781.5
115823
22088.68
125.6
1992
7589.2
26923.5
117171
27724.21
136.7
1993
8426.5
35333.9
118517
39693
185.8
1994
9260.4
48197.9
119850
51353.03
259.2
1995
10023.4
60793.7
121121
54946.86
283.8
1996
10764.3
71176.6
122389
62740.16
321.0
1997
11284.4
78973.0
123626
68352.68
365.9
1998
11598.4
84402.3
124810
67737.14
386.0
1999
12305.2
89677.1
125909
72707.04
389.5
2000
13471.4
99214.6
126583
85673.66
398.3
2001
14633.5
109655.2
127627
95448.98
407.5
2002
16331.5
120332.7
128453
110776.48
410.8
2003
19031.6
135822.8
129227
142271.22
414.5
2004
21735
159878.3
12998
201722.19
424.4
2005
24940.4
183217.4
130756
251619.5
442.2
2006
28588
211923.5
131448
316588.96
454.6
2007
32711.8
257305.6
132129
405177.13
464.6
2008
34502
300670.0
132802
507284.89
473.0
三、模型的估计
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系数的t检验除x1与常数项外都不显著。若改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糖尿病达格列净.pptx VIP
-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权意识.docx VIP
- 关于软著的培训.pptx VIP
- 2021最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 2024年赣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6-2023】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冯德连-【PPT】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pptx VIP
-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共30张课件).pptx VIP
- 安徽皖能集团考试题库.pdf
-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doc VIP
- 铁路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挂篮施工安全管控技术手册-2023(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