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捌)读札.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清華簡(捌)讀札 陳民鎮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博士後) 一、《攝命》讀札 簡2 亡: “亡”之“”,整理者讀作“斁”。“”亦可讀作“射” 從高中華女士說。,“無射”“無斁”義近相通 馬楠:《〈詩毛傳〉指瑕四則》,《中國經學》第16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97頁。,然二者似仍有微妙差異,《詩·大雅·思齊》卽“無射”“無斁”並見。《攝命》簡18另有 從高中華女士說。 馬楠:《〈詩毛傳〉指瑕四則》,《中國經學》第16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97頁。 簡6 并命: “并命”之“并”,整理者訓“偕”。疑讀作“屏”,“屏命”與前文“衛命”義近。《漢書·王莽傳》“周公屏成王而居攝,以成周道”,顏注:“屏,猶擁也。” 簡32 : 《攝命》以訓誥開篇,將冊命儀式置後,且冊命之語僅有“”一字,頗不合常理。整理者指出,末簡容字較前面的簡多,需要留意。末簡的確相對侷促,“”後內容可能已被省略。“”後又有絕止符,抄手明確抄到此處爲止。除了抄寫過程中的偶然因素之外,這一現象也有可能是“書”類文獻選擇文本的旨趣所致。“書”類文獻重王言王教,或許正由於此,“”之後繁瑣的嘉許頒賜也就相對不那麼重要了。 二、《邦家之政》讀札 簡3 肥: “肥”亦可如字讀,訓“薄”。《列子·黃帝》:“口所偏肥,晉國黜之。”張湛注:“肥,薄也。”《集韻·旨韻》:“肥,薄也。”或可直接讀作“鄙”,意爲質樸。《集韻·旨韻》:“肥,通作鄙。” 简6 腸: “視其民必如腸”之“腸”字,整理者讀作“傷”。或可如字讀 會讀時亦有其他同仁指出這一點。 會讀時亦有其他同仁指出這一點。 首先,從用字習慣看,楚簡的“傷”多從戈從刂。如“”見諸上博簡《從政》《姑成家父》《三德》《競公瘧》以及清華簡《子產》,“”見諸郭店簡《太一生水》《語叢四》、上博簡《曹沫之陣》、清華簡《說命中》等。此外,上博簡《武王踐祚》作“傷”,《成王旣邦》作“逿”,清華簡《芮良夫毖》作“愓”。讀“腸”作“傷”,不盡合乎用字習慣。 其次,這段孔子的言論可與《大戴禮記》諸書中的孔子言論相參證: 如是,則視其民必如腸矣,下瞻其上如父母,上下相復也……如是,則視其民如草芥矣,下瞻其上如寇讎矣,上下訾德。(《邦家之道》) 孔子曰:“參!姑止!又有焉。昔者明主之治民有法,必別地以州之,分屬而治之,然後賢民無所隱,暴民無所伏;使有司日省如時考之,歲誘賢焉,則賢者親,不肖者懼;使之哀鰥寡,養孤獨,恤貧窮,誘孝悌,選賢舉能。此七者修,則四海之內無刑民矣。上之親下也如腹心,則下之親上也如保子之見慈母也。上下之相親如此,然後令則從、施則行……”(《大戴禮記·主言》) 孔子曰:“參以爲姑止乎?又有焉。昔者明王之治民也,法必裂地以封之,分屬以理之,然後賢民無所隱,暴民無所伏。使有司日省而時考之,進用賢良,退貶不肖,然則賢者悅而不肖者懼。哀鰥寡、養孤獨、恤貧窮、誘孝悌、選才能。此七者修,則四海之內,無刑民矣。上之親下也,如手足之於腹心。下之親上也,如幼子之於慈母矣。上下相親如此,故令則從,施則行……”(《孔子家語·王言解》) “父母”與“慈母”、“上下相復”與“上下相親”,可以說是密切對應的,“腸”也應與“腹心”義近。在古書中,“腸”和“腹”是可以相替換的,如《山海經》中“女媧之腸”又作“女媧之腹”、“馬腹”又作“馬腸”。 《孟子·離婁下》云: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與“視其民如草芥矣,下瞻其上如寇讎矣”表述一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也可以給“視其民必如腸矣”提供啓示。 當然,文獻中是明確有“視民如傷”的表述的: 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爲土芥,是其禍也。(《左傳》哀公元年) 孟子曰:“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武王不泄邇,不忘遠。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離婁下》) “視民如傷”“以民爲土芥”與《邦家之道》的“視其民必如腸矣”“視其民如草芥矣”完全對應。《左傳》《孟子》中的“視民如傷”之“傷”,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傷者,二是傷痛。如朱熹《孟子集注》解釋道:“民已安矣,而視之猶若有傷;道已至矣,而望之猶若未見。” “視民如×”之類的表述,其對象除了上舉以“心腹”“手足”之類的身體重要器官,還有“視民如子”(《左傳》)、“視民如嬰兒”(《左傳》)、“視民如父母”(《韓非子》)這樣的親屬,還有“視民如禽獸”(《詩經》)、“視民如讎”(《左傳》)、“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