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06.8
1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目录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概论
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
第三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第五章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第六章 工程结构隔震与消能减震简介
2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第三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3.1 概述
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抗震构造措施)
地震作用 (水平,竖向)
结构的地震反应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 (M,N,Q,变形)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是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是
确定所设计的结构满足最低抗震设防安全要求的关键步骤。
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和地震作用发生的强度的不确定
性,以及结构和体形的差异等,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是不同
的。可分为简化方法和较复杂的精细方法。
•底部剪力法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法
•静力弹塑性方法
3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一、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
1.静力理论阶段静力法
1920年,日本大森房吉提出。
假设建筑物为绝对刚体。
地震作用
地震系数
将F作为静荷载,按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构的地震效应
G- 物体重量 amax –水平方向最大加速度 地震震动最大加速度
g- 重力加速度
4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2.定函数理论
苏联扎夫里耶夫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地震地面
运动可用余弦函数来描述,也即地面位移为
苏联的柯尔琴斯基提出地面运动可用若干个不
同振幅、不同阻尼和不同频率的衰减正弦函数的和
来表示,也即
5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3.反应谱理论反应谱法
1940年,美国皮奥特提出。
地震作用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系数(反映震级、震中距、地基等的影响)
动力系数 (反映结构的特性,如周期、阻尼等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