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电大区域经济学电大考试必考重点(最新完整版小抄)-2019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小抄【最全】.doc
PAGE
PAGE 19
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小抄
判断
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先与消费的增长而增长,先于消费的下降而下降,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能源生产健康发展的机制已经成熟。(?)
艾萨德研究的主要是在人口分布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
北京市提出首都意识的概念,体现了地区形象的继承性。(?)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比较成本学说。(×)
布局指向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
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是制度安排合理化的最终表现。(?)
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关于“产业内”与“产业外”的结构问题,即产业内与产业外企业如何实现资源的分配。(?)
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
城市化对工业的促进和推动包括促进工业化进程和高工业化质量。(?)
充分就业、稳定增长和均衡过程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中心论点。(?)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同属于外向型经济。(?)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债券是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证券。(?)
从总体上看,1978年以前的中国城市化水平低、波动大、进程缓慢。(?)
当企业作为区域合作主体时,通常把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
地区产业的聚集形成的个别企业平均成本下降属于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地区形象塑造与发展战略、规划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功能与实现方式上是不同的。(?)
第二产业具有无限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电力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一次能源。(×)
对于资源型的区域经济地区,应在资源开发的中后期阶段进行支柱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说明在世界范围内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下降。(?)
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根据赫希曼非均衡增长理论,政府投资的重点应是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强劲的制造业。(?)
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新开发的地区,行政原则起着主要作用。(?)
根据两个地区的内部的相同性和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域的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形成的区域是系统区。(?)
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储蓄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股权式合资企业是按照合资各方的投资比例确定风险与收益的享有与承担。(?)
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是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比重。(?)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相比较,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更强。(?)
基础设施的增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充分条件。(?)
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同属于第三产业。(?)
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总量,还与基础设施结构密切相关。(?)
基础设施属于基础产业。(×)
极化效应导致经济增长极自身的增长与发展。(?)
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生产是第二产业的基本特征。(?)
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的共同之处在于加工方都不择市场开拓和盈亏。(?)
聚集效应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效应。(?)
绝对成本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指出了两个地区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是绝对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均衡增长强调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即所有部门都按照统一的比例和速度增长。(?)
可操作性是检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否能落实的试金石。(?)
劳动力的数量是产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必要条件,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是综合性的。(?)
劳务合作的形式包括纯粹的劳务贸易、加工贸易合作等。(?)
廖什认为工业布局的原则是实现最大收益和成本最低。(?)
贸易条件不断下降,反映区域贸易条件改善。(?)
美国地理学家邓肯于1933年首次提出了系统的中心地理论。(×)
目前,我国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工业赶超战略。(×)
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重工业的转移形成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的第一次转移浪潮。(?)
评价一国以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均衡,不能只看在地理分布上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看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是否相适应。(?)
企业的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
企业家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企业在进行跨区域投资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投资收益的高低。(?)
企业作为区位布局的主体,其驱动机制表现为成本最低,收入最大。(?)
区位理论通常认为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因素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是动态技术差异的产生。(?)
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