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 绪论(SP原理与开发实例)
第一章 绪 论 * * §1.1 DSP芯片 §1.2 DSP系统 §1.3 小结 【重点难点】 ★ DSP芯片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 DSP系统的构成及设计流程 DSP 芯片 §1.1 DSP 芯片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数字信号处理器) §1.1.1 DSP的含义 第一阶段,DSP的雏形阶段(1980年前后) 1、1978年AMI公司生产出第一片DSP芯片S2811; 2、1979年Intel公司发布了商用可编程DSP器件Intel2920; 3、1980年NEC公司推出的μPD7720是第一片具有乘法器的 商用DSP芯片 4、单指令周期200~250ns,应用于军事或航空航天领域; 5、代表性器件:Intel2920(Intel)、?PD7720(NEC)、 TMS32010(TI)、DSP16(ATT)、 S2811(AMI)、ADSp-21(AD)等。 §1.1.2 DSP的历史与发展 DSP 芯片 第二阶段,DSP的成熟阶段(1990年前后) 1、单指令周期为80~100ns,应用范围扩大到通信、计 算机领域。 2、代表性器件:TI公司的TMS320C20、30、40、50系列, Motorola公司的DSP5600、9600系列, ATT公司的DSP32等。 DSP 芯片 1、单指令周期10ns左右 2、可在Windows环境下直接用C语言编程 3、DSP芯片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消费领域 第三阶段,DSP的完善阶段(2000年以后) 表1-1 DSP芯片性能、规模、工艺、价格变化表 0.15 5.00 15.00 150.00 价格/美元 0.02 0.1 0.8 3 工艺/μm 50M 5M 500K 50K 规模/门 1M 32K 2K 256 RAM/字节 50000 5000 40 5 速度/MIPS 2010 2000 1990 1980 年 代 DSP 芯片 TI公司常用的定点DSP芯片: TMS320C2000系列:TMS320C2xx、TMS320C24x、TMS320C28x等; TMS320C5000系列:TMS320C54x、TMS320C55x、OMAP等; TMS320C6000系列:TMS320C62x、TMS320C64x、TMS320C67x等; 浮点芯片:TMS320C3x系列,其典型芯片是TMS320VC33。 主要用于自控领域 典型芯片:TMS320C24x和TMS320C28x 主要用于通信、信息技术领域 典型芯片: TMS320C54x、TMS320C55x 主要用于图像和视频处理 典型芯片: TMS320C64x、 TMS320C67x DSP 芯片 KeyStone多核DSP:TMS320C667x、TMS320C665x等; 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高性能计算、关键任务、视频基础设施和高端成像等 典型芯片: TMS320C667x 、TMS320C665x TMS320系列芯片DSP的命名方法 TMS 320 (B) VC 5416 PGE (L) 前缀, TMX实验器件; TMP样品器件; TMS合格器件; 器件系列, 320=TMS320系列 自举加载选项 工艺: C=CMOS; E=CMOS EPROM; F=CMOS Flash EEPROM LC=低电压CMOS(3.3V); VC=低电压CMOS(3V); UC=超低电压CMOS1.8~3.6V(内核1.8V); 器件(以C5000系列为例): C54x:541、542、543、545、546、547、548、549、 5401、5402、5404、5405、5407、5409、 5410、5416、5420、5421、5470、 5471; C55x:5502、5503、5506、5507、5509、5510; 封装形式: N=塑料DIP;J=陶瓷DIP;GP=陶瓷PGA;FZ=陶瓷CC; FN=塑料引线CC;FD=陶瓷无引线;PJ=100引脚塑料QFP;PQ=132引脚塑料QFP;PZ=100引脚塑料TQFP; PBK=128引脚塑料TQFP;PGE=144引脚塑料TQFP; GG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5.docx VIP
- 梅赛德斯-奔驰-A级-产品使用说明书-A180-176042-Aclass.pdf VIP
- 某文体培训学校年度财务审计报告.pdf VIP
-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docx VIP
- 初中中考英语试卷试题阅读理解还原短文类.docx VIP
- CYX-QEHP-28管理评审程序B0.doc VIP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pdf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考研英语一真题长难句分类手册.pdf VIP
- 第三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3.4沉淀反应55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