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 危害 治理关系图 防治对策与措施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⑴、在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 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 然灌草植被,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 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 个多层防护林体系。 ⑵、在缺水地区,可利用柴草、树枝或其他材料, 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 阻挡沙丘前移。 建防护林带 乳化沥青固沙 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 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 沙头坡草方格沙障 人们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 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 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 存活。 防治对策与措施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⑴、对于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 能毁林开荒。 ⑵、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 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⑶、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防治对策与措施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能源问题 农牧民的薪柴大多取自周边的自然环境,如不解 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当地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是 很难实现的。 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有多种途径,如营造薪炭 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 * 黄沙漫漫裹风寒, ????? 绿水蒙尘又起澜。 ????? 何事天公常作怒, ????? 敲窗扑面动铃銮。 该诗反映了何种自然现象? 沙尘暴摧毁村庄 湘教版必修Ⅲ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含义 沙漠化景观 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 30 N 。 土壤性状描述: 红壤是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属中度脱硅富铝化的铁铝土。红壤通常具深厚红色土层,网纹层发育明显,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酸性,盐基饱和度低。红壤土类划分5个亚类,红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分布面积最大;黄红壤亚类为向黄壤过渡类型;红壤性土亚类是剖面发育较差的红壤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侵蚀强烈的丘陵山区,江西、湖南一带和福建东南部有较多分布。 盐渍化土地景观 华北平原的盐渍化土壤 贵州石漠化景观 1、请结合你对图片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 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 2、结合前面展示的图片,讨论: 〔1〕、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沙漠化吗? 〔2〕、土地荒漠化仅仅分布在干旱地区吗? 〔3〕、荒漠化与荒漠是否有区别? (一)、自然原因 1、请说出西北地区在全国的大致位置。 2、请描述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读上图,思考: 1、请描述上图中自东向西植被景观的变化。 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 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放牧骆驼、山羊 放牧马、牛、羊 1、天山北坡降水量与高度有何关系? 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何特点?请联系水源和 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新疆地形图 呼和浩特 喀什 呼和浩特 距渤海 千米 喀什 距渤海 千米 距印度洋 千米 560 3510 1870 西北地区的荒漠景观与位置、地形有关吗? 读上图,思考: 1、西北地区属于何种气候类型?该种气候有何特点? 2、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发展有何影响? 0 50 150 200 100 250 300 (mm)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述框图 植被蒸腾减弱, 空气湿度减小 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降水减少, 蒸发加强 (二)人为因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根据左图,说出 西北地区荒漠化 的主要人为因素 是什么? 过度樵采 在干旱区,土地的植物产出极 为有限。而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在额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要 挖67平方米土地的沙蒿作为烧 柴;在库仑旗,每1000户居 民一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要破 坏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 民尽可能多的放牧牲畜。目 前,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草场 超载率多在50—150%, 少数地区高达300%。超载 放牧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 壤结构破坏,土地沙化。草 场畜载量降低,从而形成新 一轮的超载放牧,加速了草 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地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就存在着土地荒漠化的

文档评论(0)

celkhn02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