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从立法与司法层面看,也表现了明显的“双重性”。 国民政府的许多立法在表面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一些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原则,因而从立法上看有些方面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完全是赤裸裸的野蛮、专制;立法与司法的脱节,也是国民政府法律体制上一个明显特征。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立宪活动 (一)《训政纲领》和《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训政纲领》:1928年2、《训政时期约法》(1)背景:1931年(2)主要内容:(3)评价:使用时间最长 (二)《五五宪草》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2、主要内容:总统个人集权3、评价:中华民国宪法的蓝本(三)《中华民国宪法》(“蒋记宪法”)1、背景:抗战胜利后2、主要内容:3、评价:内容完整,但无法挽救国民党政府失败的命运。 《中华民国宪法》的结构 1946年11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非法召开国民大会,于12月25日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定于1947年1月1日公布,12月25日施行。 该法共14章,依次是总则、人民之权利义务、国民大会、总统、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中央与地方之权限、地方制度、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基本国策和宪法之施行及修改,共175条。 基本精神与《训政时期约法》和“五五宪草“一脉相承。但碍于政协通过的“宪法修改原则”十二条的重大影响,又不得不规定实行国会制、内阁制、省自治、司法独立、保护人民权利等项内容, 在具体条文上有所变动。 《中华民国宪法》的内容特点 1、表面上的“民有、民治、民享”和实际上的个人独裁。即人民无权,独夫集权。1948年颁布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使这一特点更加具体化、法律化。 2、政权体制不伦不类。既非国会制、内阁制,又非总统制。实际上是用不完全责任内阁制与实质的总统制的矛盾条文,掩盖总统即蒋介石的个人专制统治的本质。 3、罗列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比以往任何宪法性文件都充分。但依据宪法第二十三条颁布的《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戒严法》、《紧急治罪法》等,把宪法抽象的民主自由条款加以具体切实的否定。 4、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之名,行保护封建剥削、加强官僚垄断经济之实。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其他立法 (一)刑法1、制定:《中华民国刑法》,1928、1935年两部2、内容及特点: (二)民法1、制定:《中华民国民法》1929-1930年间颁行。2、内容:3、评价:与清末民事立法及北洋政府的民事立法本质上一脉相承。 (三)行政法1、立法概况:内容多,范围广泛。2、评价:起小宪法作用,强调使用战时行政法。 四、南京民政府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1、普通法院:(1)三级三审制(2)最高法院、高等法院采用合议制,地方法院除了重大案件外,一般采用独任审判制(3)审检合署制2、特种刑事法庭:3、兼理军法司法法院:军事审判的扩大和补充。 (二)诉讼制度1、民事诉讼2、刑事诉讼 特种刑事法庭 1927年,国民党为了屠杀共产党及爱国人士,在南京及各省设立特种刑事法庭,次年裁撤。1948年,国民政府为配合向解放区发动的全面进攻,决定重新设立特种刑事法庭。 特种刑事法庭分为两级:一是中央特种刑事法庭(设于首都南京,隶属于司法部);二是高等特种刑事法庭(设置地点由司法行政部指定)。特种刑事法庭审理案件,采取合议制,判决不得上诉或抗告。因此,这种制度是典型的法西斯的审判方式。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公元1927年-1949年) 学习要求:了解人民民主政权法制的主要内容,认识这一法制不同于以往法制之处,了解这一法制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看到这一法制与新中国法制之间的渊源关系。 重点问题: 一、人民民主政权的立法概况二、人民民主政权的宪法性文件三、人民民主政权的其他立法四、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一、人民民主政权的立法概况 (一)立法发展的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1921-1927)2、初创阶段:(1927-1936)3、成熟阶段:(1937-1945)4、发展阶段:(1946-1949) (二)人民民主法制的基本特征 中国法制史——中华民国法律制度 杨晓萍教师制作 不同历史阶段及其法律制度线索 (公元1912年1月-1912年3月)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1912年-1928年)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 (1927年-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公元1927年-1949年) 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公元1912年1月-1912年3月) 学习要求:了解南京临时政府法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进步性;分析南京临时政府法制与其政府一样不能长存的主要原因。 重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1-8单元看拼音写词语(带答案).docx VIP
- T∕ZZB 1243-2019 66kV~220kV交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docx VIP
- 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与数据库建设.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5上1-8单元(全册)看拼音写词语(巩固复习).pdf VIP
- 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方案(3篇).docx VIP
- 07MR403 城市道路-护坡.pdf VIP
- BCAT_0001—2018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 2018 207页.pdf VIP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docx VIP
- (最新2025)三方抵账协议范本工程款抵房三方协议范本6篇.docx
- 老年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