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汇报.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页 瓜州县“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瓜州县委 瓜州县人民政府 (2011年9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全县基本情况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南望祁连,北枕大漠,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接,东连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旅游名城敦煌市,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全县辖5镇10乡、73个行政村,其中整建制移民乡6个(民族乡4个)、移民村33个;总人口14.88万,其中移民人口8.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8%,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9.7%;有汉、回、蒙、藏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07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瓜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四千年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称瓜州,宋元相沿,至清雍正年间设安西卫,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为安西县,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瓜州县。伴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科普示范县、平安建设先进县、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等荣誉称号,荣膺中国“蜜瓜之乡”、“锁阳之乡”美誉。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风能资源量大质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高,年有效风能达5183小时,风能储量超过4000万千瓦,是全国风能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县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8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发展已成为引领瓜州经济发展的龙头。瓜州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个,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古城遗址、自然景观形成了集大漠风情和古城石窟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唐代名城锁阳城、“康熙梦城”——桥湾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东千佛洞、榆林窟与敦煌莫高窟相媲美,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孙悟空最早出现的地方;从瓜州走出的草圣张芝,堪称稀世珍宝的象牙造像,见证了瓜州璀璨的历史文化。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9.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26亿元,同比增长69.3%;财政收入达到2.8亿元,同比增长39.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3亿元,同比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65元,同比增长12.4%;老乡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197元,同比增长13.5%;疏勒河、九甸峡项目区移民人均现金收入960元,同比增长30%。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3亿元,同比增长42%。今年1-8月,工业增加值完成8.64亿元,同比增长1.2倍;财政收入完成3.31亿元,同比增长77.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84亿元,同比增长41.4%;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49亿元,同比增长7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13元,同比增长13.9%,老乡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414元,同比增长17.6%。 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将“两基”巩固提高当作神圣使命,励精图治,“一届接着一届干”,带领全县干部群众锐意进取,迎难攻坚,开创了瓜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994年,瓜州县“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扫盲工作通过国家教委验收,基本达到无文盲县标准。2000年荣获“全国中华教育扫盲先进县”称号。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35所,其中:独立高中1所,民办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专1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73所,公办幼儿园52所。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0个。共有在校学生26403人,其中:小学12754人,初中7329人,高中2484人,职高804人,在园幼儿3032人。共有在编教职工1531人,其中普通高中教职工174人,职业高中教职工41人,初中教职工448人,小学教职工767人,幼儿园教职工101人。共有专任教师1458人。 二、“两基”国检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2008—2010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入学率、小学巩固率、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62%、0.09%、0.13%;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97.16%、97.20%、97.4%;残疾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7.1%、98.3%、98.6%。 (二)师资水平。全县所有小学、初中专任教师相应任职资格合格率均达到100%,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5%、98.8%。现有小学、初中校长85名,全部做到了持证上岗,培训合格率为100%。2001年以来新补充的小学、初中专任教师相应学历合格率达到100%。2008年一次性解决代课教师211人,全面消除了代课教师。 (三)办学条件。全县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