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 0
- 0
- 约2.08千字
- 2019-01-22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推理问题
《推理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科书第101页的内容和练习二十二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列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排除法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境激疑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警察叔叔破案的影片吗?警察叔叔根据一些线索进行推理,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你们想不想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1、师: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趣味抢答,我说一句话,请你们根据我所说的话进行推理,说出你想到的结论。
(1)明明不是女生。
(2)张老师上课从不讲英语。
(3)不是男生的同学请站起来。
(4)小华是明明的哥哥,但是明明却不是小华的弟弟。
(5)数学考试考了前三名的小红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
小结: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得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学习较复杂的推理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作出准确的推理判断。
二、互动解疑
课件出示例2: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 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阅读课本93页例7,思考:题中用“1”和“0”分别表示什么?
2、质疑引出问题
师:通过读题你能判断出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学生根据文字材料信息独立尝试推理,同桌互说。
(预设: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先进行议论,可能有学生能通过口头表述推理出结果,但语言或许比较复杂,语言表述无法记忆。)
3、合作交流
组内互相说一说对列表法的认识。
①根据给出的条件,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情况的有、无, ②再逐步缩小范围,最终找到答案。
4、组间互动
5、师生互动
6、学生质疑解难
7、组织反馈:(1)例2是如何得到A和D同班的?(2)根据例7列出的表,找出BC分别和谁同班。(请学生上台示范阐述推理过程)
(允许方法多样化,并适时请学生复述过程。)
学生思考推理,说出结论。
理解识记
学生认读题,分清各表示什么。
组内互说:由D--A逐人说一说。
小组合作看一看、比一比、听一听,谁的解答正确。(说由D--A由A – D的推理过程。)
以趣味抢答引出简单推理,让学生初步感知推理,活跃学生的思维。
以生活中的常识为例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推理的方法和依据,建构推理框架
第一次在一位学生借用文字信息进行推理的启发下,先让其他学生复述思路,并且鼓励有不同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 “说”方法,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富有逻辑性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具有清晰感。
三、启思导疑
1、引导方法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把题意给整理、表示出来?
(预设:可能有学生会提议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教师要适时表扬,并由此引出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把题意表示出来。
(多媒体出示表格,学生也可以在练习本上自己学着画。) 如:用“∕”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
2、小结:在列表过程中可以突出排除法的魅力,并由此推理出结果。
四、实践应用
1、模仿练习:课本101页“做一做”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4)指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并进行集体教学。
(5)全班齐练。
2、练习二十二第7题。
3、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猜自己的数学成绩:
甲说:“如果我得优,那么乙也得优。”
乙说:“如果我得优,那么丙也得优。”
丙说:“如果我得优,那么丁也得优。”
结果大家都没说错,但实际情况却是2人
得优,你知道是谁得优吗?
4、在一列列车上,乘务组有赵、钱、孙三人,其中一人是司机,一人是列车员,一人是乘警。碰巧旅客中也有赵、钱、孙三人,关于这六个人还知道下列情况。
(1)姓孙的旅客住在北京;
(2)列车员住在天津;
(3)姓钱的旅客不爱体育活动;
(4)与列车员同姓的旅客住在上海;
(5)列车员与爱打篮球的旅客是邻居。那么列车员姓什么?
5、拓展:七桥问题
五、总结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教师小结。
学生独立推理——同桌互述——强调方法
独立完成,然后组内订正
汇报收获,进行自我评价。
课后延伸。
在自学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优化方法,用表格以及符号进行推理,简化了推理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利用书本上两道练习题,突出矛盾——引出综合(隐藏)信息的价值——方法沟通。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回顾所学知识,温故知新的同时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促进提高。
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