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深井下山保护煤柱区诱冲机理与防治分析.pdfVIP

千米深井下山保护煤柱区诱冲机理与防治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致谢 三年的硕士学习,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牟宗龙教授,不仅传授我扎实的专业知识、研 究问题的方法,并经常带我到现场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予 我极大地关心和资助。导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为人谦逊的处事风格, 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这些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都将产生 深远的影响。而本论文的撰写,更是得到了导师的悉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数据分析 以及最后的组织材料成文,无不浸透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衷心向 我的恩师牟宗龙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 论文能够顺利完成还要感谢冲击矿压课题组老师以及师兄、师弟们的帮助,忠心感 谢窦林名教授、曹安业副教授、巩思园副研究员、贺虎讲师、何江讲师在论文结构上给 予的指导,感谢蔡武博士、李振雷博士、丁言露博士、王浩硕士、王佳硕硕士、张润兵 硕士、杨增强硕士、谢群硕士、李宁硕士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及相关资料,感 谢王有勇硕士、杨晓晨硕士、李腾硕士、包洋硕士在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方面做出的工 作和提供的帮助。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弥足珍贵,点点滴滴,此生难忘,在此向他们表示 由衷的感谢。 感谢矿业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矿系的各位老师、领 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 感谢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煤矿张小楼井的各位领导、防冲科技术人员及现场数据监 测、收集人员,感谢他们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在作者进行课题研究和论 文撰写过程中,他们的辛勤工作为本论文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现场资料与数据。 感谢我远在他乡的父母,感谢他们给予的关心与无私奉献,感谢所有亲人们一直以 来的默默鼓励和支持。 感谢所有帮助、关心和支持我的同学和朋友们,你们的友谊是我今生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向百忙之中审阅本文和参加论文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致谢,并恳请指正! 万方数据 摘 要 冲击矿压是煤矿开采中最为典型的煤岩动力灾害之一。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 许多矿井相继进入深部开采,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冲击矿压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尤其深 井煤层群联合双翼布置的采区下山巷道保护煤柱区冲击动力灾害更具突出、复杂和破坏 性,且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践等方法对 千米深井下山巷道保护煤柱区冲击矿压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体系进行研究。 基于相关理论,对下山巷道保护煤柱区覆岩结构演化特征、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冲击 矿压发生机理进行研讨。下山巷道煤柱区相继经历单煤层一侧开采“F ”型、单煤层两 侧开采“T ”型及多煤层两侧开采大“T ”型覆岩结构演化,冲击危险性不断升高;整 个下山巷道煤柱区处于高应力区,覆岩运动剧烈;深井下山巷道煤柱区满足高静载—强 矿震动载叠加作用下的冲击破坏机理。 通过 FLAC2D 对下山巷道煤柱区静载、动载条件及上保护层开采进行模拟分析。不 管静载作用还是动载作用,随着煤柱区宽度的降低,巷道应力、位移、塑性区范围均非 线性增加,冲击危险性不断升高,建议深井工作面停采线距离前方下山巷道至少 100m; 动载作用下巷道冲击动态响应特征均强于相对应的静载作用下的效果,多煤层开采冲击 危险性更高;上保护层开采能降低被保护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增大底鼓变形及塑性 区范围,具有良好的防冲作用效果。 基于 SOS 微震监测系统,对下山巷道煤柱区矿震规律进行分析。矿震尤其是大能 量强矿震事件主要分布在下山巷道煤柱区内;随着工作面的开采,煤柱区矿震数量、能 量不断增加;工作面回采对整个煤柱区的扰动影响大于对工作面自身的影响;矿震主要 集中在煤层顶底板 100m 范围内,且顶板位置相比底板较多;不同能级震动波波形频谱 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高频低能,低频高能”。 以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煤矿张小楼井-1025 西一下山采区

文档评论(0)

hp20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