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颗粒污泥的培养 环境条件。要严格厌氧,温度控制在35~40℃或50~55 ℃之间,pH应保持在7~7.2之间,碱度一般不低于750mg/L 营养条件。含碳水化合物易形成颗粒污泥,含脂类多不易形成。最好配制BOD:N:P=110:5:1,并添加适量的Ca、Co、Mo、Zn、Ni、Fe离子 控制运行条件。进水COD最好在1500~4000mg/L,启动时表面负荷宜低 严防有毒物质进入 高温55℃下运行100d,中温30℃下运行160d,低温20℃运行200d,颗粒污泥才能培养完成 15.4 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两类: 一类是基础因素: 包括微生物量 (污泥浓度)、营养比、混合接触状况、有机负荷等; 另一类是环境因素: 如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有毒物质等。 产甲烷细菌是决定厌氧消化效率和成败的主要微生物,产甲烷阶段是厌氧过程速率的限制步骤。 15.4.1 温度条件 产甲烷菌的温度范围为5-60℃。 在35℃和53℃上下可以分别获得较高的消化效率,温度为40-45℃时,厌氧消化效率较低。 据产甲烷菌适宜温度条件的不同,厌氧法可分为常温消化、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三种类型。 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15.4.2 pH值 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甲烷细菌敏感,其适宜的pH值范围较广,在4.5-8.0之间。 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pH值在中性附近,最适宜pH值为7.0-7.2,pH6.6-7.4较为适宜。 在厌氧法处理废水的应用中,由于产酸和产甲烷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故为了维持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保持反应器内的pH值在6.5-7.5(最好在6.8-7.2)的范围内。 15.4.3 氧化还原电位 无氧环境是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繁殖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产甲烷菌对氧和氧化剂非常敏感,这是因为它不象好氧菌那样具有过氧化氢酶。 氧是影响厌氧反应器中氧化还原电位条件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挥发性有机酸的增减、pH值的升降以及铵离子浓度的高低等因素均影响系统的还原强度。如pH值低,氧化还原电位高;pH值高,氧化还原电位低。 15.4.4 有机负荷 在厌氧法中,有机负荷通常指容积有机负荷,简称容积负荷,即消化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有机物量(kgCOD/m3·d)。 在通常的情况下,常规厌氧消化工艺中温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的有机负荷为2-3 kgCOD/(m3·d),在高温下为4-6 kgCOD /(m3·d)。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滤池、厌氧流化床等新型厌氧工艺的有机负荷在中温下为5-15 kgCOD/(m3·d),可高达30 kgCOD/(m3·d)。在处理具体废水时,最好通过试验来确定其最适宜的有机负荷。 15.4.5 厌氧活性污泥 厌氧活性污泥主要由厌氧微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 厌氧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性状与消化的效能有密切的关系。性状良好的污泥是厌氧消化效率的基础保证。 厌氧活性污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它的作用效能与沉降性能。 故在一定的范围内,活性污泥浓度愈高,厌氧消化的效率也愈高。但也不是越高越好。 15.4.6 废水的营养比 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按一定的比例摄取碳、氮、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工程上主要控制进料的碳、氮、磷比例,因为其他营养元素不足的情况较少见。 厌氧法中碳:氮:磷控制为(200-300):5:1为宜。 在碳、氮、磷比例中,碳氮比例对厌氧消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研究表明,合适C/N为(10-18):1。 15.4.7 有毒物质 包括有毒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一些阴离子等。对有机物来说,带醛基、双键、氯取代基、苯环等结构,往往具有抑制性。 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与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污泥驯化程度、废水特性、操作控制条件等因素有关。 15.5.1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Internal Circulation) 15.5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新进展 ? 由荷兰PAQUES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 ? 基于USAB概念而改进的新型反应器; ? 第三代厌氧生物反应器; 1、 2、IC反应器的基本构造 IC反应器由第一厌氧反应室和第二厌氧反应室叠加而成. 每个厌氧反应室的顶部各设有一个气—固—液 三相分离器,如两个UASB反应器单元上下重叠串联。 1-进水气液分离器 7-出水管 2-沉淀区 3-集气管 5-沼气导管 6-回流管 4-三相分离器 3、工作原理 第一个UASB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作为动力,实现下部混合液的内循环,使废水获得强化的预处理; IC反应器实际上是由两个上下重叠的UASB反应器串联组成。 第二个UASB反应器对废水继续进行后处理,使出水可达到预期的处理要求。 4、IC反应器的技术特点 A、优点: (1)容积负荷率高,水力停留 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