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明楷案例集130118批注版
@大艺哥MAX 三-二 张明楷案例合集
PAGE 1
第
第 PAGE \* MERGEFORMAT 1 页 共 NUMPAGES \* MERGEFORMAT 43 页
@善意第三人、Y 善三——张明楷案例合集
《刑法学》案例集(张明楷)
目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9471 一、刑法解释理念与方法案例 PAGEREF _Toc19471 2
HYPERLINK \l _Toc4681 二、犯罪客观要件案例 PAGEREF _Toc4681 3
HYPERLINK \l _Toc21670 三、犯罪主体要件案例 PAGEREF _Toc21670 5
HYPERLINK \l _Toc31007 四、犯罪主观要件案例 PAGEREF _Toc31007 5
HYPERLINK \l _Toc2294 五、排除犯罪的事由案例 PAGEREF _Toc2294 8
HYPERLINK \l _Toc25049 六、故意犯罪形态案例 PAGEREF _Toc25049 11
HYPERLINK \l _Toc32102 七、共同犯罪案例 PAGEREF _Toc32102 14
HYPERLINK \l _Toc14803 八、罪数案例 PAGEREF _Toc14803 17
HYPERLINK \l _Toc4677 九、刑罚论部分案例 PAGEREF _Toc4677 18
HYPERLINK \l _Toc28400 十、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案例 PAGEREF _Toc28400 19
HYPERLINK \l _Toc14683 十一、侵犯财产罪案例 PAGEREF _Toc14683 22
HYPERLINK \l _Toc16778 十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疑难案例 PAGEREF _Toc16778 25
HYPERLINK \l _Toc6299 十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案例 PAGEREF _Toc6299 28
HYPERLINK \l _Toc4798 张明楷论述题 PAGEREF _Toc4798 30
HYPERLINK \l _Toc31682 张明楷论文集之案例以经典讲解汇总 PAGEREF _Toc31682 31
说明:文中毕竟是大师级的观点,有些地方的理解出现纰漏在所难免,若有发现恳请共享你的观点。
要做到: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地往返于法律规范与生活事实之间;切不可:大脑永远一片空白,目光不断往返于法条文字与汉语词典之间.
——张明楷
《刑法学》案例集(张明楷)特别注意,批注不是官方的解析。因为找不到官方解析,在下通过各个渠道查证了部分解析,抛砖引玉,如有异议请与本人联系讨论。
特别注意,批注不是官方的解析。因为找不到官方解析,在下通过各个渠道查证了部分解析,抛砖引玉,如有异议请与本人联系讨论。
全文中不乏一些真题已考的案例,也有大量的未考的情形。案例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司考,毕竟凯子哥也是人,经典的案例也没那么多,但是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查,所以不要局限于案例中提问。完成本案例的学习,每天8小时,花上7天的时间也不为过。另外案例基本上都是2000-2005社会上有卷可查的案例,且多为当年争议较大的案例。所以多关注最高检、最高法12年公报的指导性案例,说不定13年能遇到很多原题。
一、刑法解释理念与方法案例
1.刑法第111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国各大学的招生信息,是否属于本条中的“情报”?为什么?
2.大型拖拉机能否评价为刑法第116条的“汽车”?风景区的缆车能否评价为刑法第116条的“电车”?清华校园内的电瓶车在刑法上是“汽车”还是“电车”?
3.刑法第130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问题是,本罪的成立是否要求行为人先携带枪支等物品,后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行为人甲在火车上获得了乙遗留的枪支、弹药,然后在乘坐该火车的期间,持续携带该枪支、弹药,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能法益是公共安全,法条的表述虽然携带在前、进入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事管理试题.doc
- 广告行政审批程序.docx
- 广州各区行政区域划分201133.doc
-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协同生产经营设计子系统系统工时填写说明v32.doc
- 广州石化加氢裂化装置贫液泵改造成功.doc
- 广德县承接转移加快发展二十条新.doc
- 广州现场查封22746瓶汽车空调用制冷剂.doc
- 广州市商业储运公司简介.docx
- 广电酒店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程序.doc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全区行政执法人员续职培训考试试题A卷.doc
- 物流园区智能化规划与2025年物流运输效率提升报告.docx
- 物流园区智能化规划与2025年绿色物流发展报告.docx
- 安全生产月竞赛案例研习笔试内容及答案.docx
- 2025年光伏行业废弃组件回收技术升级与产业发展报告.docx
- 聚焦未来:2025年药品委托生产(CMO)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趋势.docx
- 2025年医药企业市场准入案例深度解析及合规操作手册.docx
- 2025年环保设备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与实践.docx
- 难点详解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物流园区智能化规划与2025年绿色物流发展报告[001].docx
- 物流园区智能化规划与2025年物流园区经济效益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