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第七步:危险评价 第八步:制定措施与对策 危险性评价方法选择 进行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危险性分级 建立评价模型 进行模拟计算 事故可能性 危害范围、危险区域 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现场交流 评价结论及综合 防治措施和对策 第4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这里给大家展示的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全过程,与我们实际工作相一致。待我们了解了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以后,在第6讲最后我们再进行工作程序的总结。 第4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二) 危害辨识的基本方法 有助于危害辨识的三个问题: 是否存在危险源?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伤害如何发生? 第4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1. 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 厂址及环境条件: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 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 厂区平面布局:总图、运输 建(构)筑物:防火、防爆、结构、朝向、采光、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装置,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 第4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2. 危害辨识的方法 危害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工厂的特征。 危害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第一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工厂的特征。 前者相对后者来说较容易,并由它确定后者的范围,所以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是很重要的。 第4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了解生产或使用的材料性质是危害辨识的基础。初始的危害辨识可以通过简单比较材料性质来进行。 急毒性(吸入、 口入、皮入) 慢毒性 致癌型 诱变型 致畸性 反应性 2.1 分析材料性质 危害辨识中常用的材料性质 暴露极限性 生物退化性 水毒性 环境中的持续性 气味阈值 物理性质 稳定性 自然材料 燃烧性/爆炸性 第4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2.1分析材料性质 根据GBJ—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7修订版) 生产中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表分为5类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 助燃气体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的液体雾滴 乙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爆炸或燃烧的物质; (5)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到有机物或硫磺等依然的无机物,极易引起 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的自燃点的生产 甲 火灾危险性特征 生产类别 第4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2.1分析材料性质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戊 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 (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 的生产; (2)利用气、液、固体作为燃烧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丁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1)闪点≥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丙 火灾危险性特征 生产类别 第4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2.2 生产工艺和条件 生产工艺和条件也会产生危险或使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危险性加剧。分析生产工艺和条件可以使有些材料免于进一步分析和评价。在危害辨识时既要考虑正常生产过程,也要考虑不正常的情况。此外,还可依据原劳动部1995年1月颁布《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规定》,对有关爆炸危险的工艺条件和场所进行辨识。 以石化、化工工艺或设备的危险性为例: (1)生产或加工有机或无机化学物品,特别是适用于此目的的设备。 (2)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加工或用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诊断与咨询报告.ppt
- 阵列声波测井仪器研制及应用.ppt
- 镇泾区块水平井提速提效措施.ppt
- 镇泾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采试验研究.ppt
- 蒸汽驱技术研究.ppt
- 整合创新成就存储市场新格局.ppt
- 整式的加减(新人教版).ppt
- 整式的加减基础训练+拓展.ppt
- 正班风-促学风-树校风.ppt
- 正多边形和圆.pptx
- (高清版)DB32∕T 4727-2024 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824-2024 养老机构服务纠纷调解处理规范.docx
- (高清版)DB32∕T 4861-2024 公路沥青材料内聚特性检测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719-2024 酒店服务与厨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规范.docx
- (高清版)DB32∕T 4764-2024 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验收技术导则.docx
- (高清版)DB32∕T 4773-2024 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管理规范.docx
- (高清版)DB32∕T 4840-2024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872-2024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快速热修复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714-2024 设施西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781-2024 职业健康生物监测工作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