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阳性乙肝的最佳治疗选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BeAg阳性乙肝各项检测指标的意义及最佳治疗选择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 远期目标 预防/终止/减轻 肝坏死 发展成肝硬化、失代偿肝硬化或HCC 近期目标: 初级目标:HBV DNA抑制 现实目标:HBeAg血清转换+HBV DNA抑制 理想目标:HBsAg血清转换 HBV DNA抑制不能成为替代治疗终点 单纯抑制HBV DNA的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因为没有免疫机制,停药后面临复发,并易产生病毒变异 即使使用更强的HBV DNA抑制药物,也未能达到更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 HBeAg血清转换: HBeAg阳性乙肝 持久缓解的标志 血清HBsAg是衡量感染肝细胞数量的标志 血清HBsAg水平与肝内cccDNA (感染细胞的标志物)水平相关 HBsAg清除显著改善临床结果 HBsAg 血清学转换: 临床终点的“冠军” 基线特征 HBeAg阳性CHB中的HBsAg血清转换 全部见于获得HBeAg血清转换*的患者 提高HBsAg血清转换的方案 进一步研究方向: 在最佳治疗时机给予治疗 HBeAg血清转换后延长和巩固治疗 和其他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 和其他强效核苷类似物联合使用 基线ALT水平与随访末的HBeAg血清转换率 基线高ALT 和低HBV DNA的病人应答最佳 建议 HBeAg阳性乙肝的治疗选择 2007年可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选择 直接的抗病毒治疗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替比夫定 克拉夫定 (仅在韩国) 干扰素治疗 普通干扰素 Peg干扰素 alfa-2a (美国、欧盟、中国批准) Peg干扰素 alfa-2b (中国批准) 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乙肝工作组会议总结(Hepatology 2007;45:1056-1075) 抗病毒治疗1年结束后的持久性 派罗欣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随访研究 派罗欣治疗结束后HBeAg血清转换率继续升高 长期随访的HBsAg血清学消失的疗效如何? HBeAg阳性乙肝最佳治疗选择:总结 HBeAg和HBsAg血清转换是免疫有效控制病毒的标志,是更高的乙肝治疗目标 干扰素的多项10年长期随访证实可有效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核苷类药物长期疗效尚需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派罗欣取得目前最高的HBeAg和HBsAg血清转换率,是年轻病人的首选方案 临床上针对不同人群所采取的不同的治疗策略 Approach to Sustained Remission Immune control 59/69 14/103 1. Lau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2. Lau et al. EASL 2006 173 例接受派罗欣单药治疗入选此长期随访研究中(63%为原始研究): 69例患者应答和103例患者没有应答 86%的起始应答患者在1年后维持应答 0 10 20 30 40 32% 患者 (%) 87/271 50 原始研究1 治疗后24周 长期随访研究2 治疗后48周 14%的起始无应答的患者在治疗后6-12月出现延迟应答 42% 总体应答率 治疗结束时 24周 患者 (%) 814例患者中485例(60%)入选该研究 派罗欣治疗结束后超过1年HBeAg血清转换情况 Lau, Piratvisuth et al. SH-HK meeting 2008 43% 27% 32% 48% 36 周 48周 治疗结束后 干扰素治疗停药后 核苷类药物治疗停药后 累积HBsAg 消失率(%) 50 40 30 20 10 0 104 78 52 26 0 干扰素 拉米夫定 随访周数 van Nunen et al. Gut 2003; van Zonneveld et al. Hepatology 2004; Lau et al. NEJM 2005; Lok and McMahon. 2004; Dienstag et al. NEJM 1999; Marcellin et al. NEJM 2003;Marcellin EASL 2007 Loss of HBsAg, HBeAg Seroconversion After 1 Year of Treatment PegIFN LAM TBV ETV ADV 3-5 0 0 1 2 22-27 17 23 21 12 0 10 20 30 40 Data from individual studies, not direct comparisons (different populations, baseline values) Lau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5;352:2682-2695. Ja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