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水培和喷雾培生产设施及管理教材(PPT 111页).ppt

常用水培和喷雾培生产设施及管理教材(PPT 111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水培和喷雾培生产设施及管理教材(PPT 111页)

4、营养液自动控制系统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nutrient solution 由计算机控制装置、营养液加热装置、连接了蠕动泵的营养自动检测及补充装置等部分组成。 可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使得管理过程更加准确、精细,降低劳动强度。 (四) 日本神园式水培设施的组成和结构 神园式水培的种植槽示意图 与 “ 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水培”的区别: 一是种植槽为水泥预制件,拼装式的,但需衬垫一层或2层塑料薄膜,后续生产资料投入较大,操作手续麻烦。 二是营养液层深,但神园式水培是喷雾形式供液,溶解氧大。 1.厚塑料薄膜 2.定植杯 3.定植板 4.喷液管 5.支撑墩(用定植杯倒扣而成) 6.液位调节装置 7.塑料薄膜 8.水泥预制的槽框 9.回流管道 A.种植槽横切面 神园式水培生产设施结构示意图 1.塑料薄膜 2.硬水泥板 3.液位调节装置 4.橡皮塞 5.回流管道 6.水泥预制的槽框 7.回流营养液流向 8.防止根系扎入回流管的装置 D.回流管内浮标口构造示意图 神园式水培生产设施结构示意图 1、2.水泵 3.交换槽 新和等量交换式水培系统的组成 (五) 新和等量交换式水培设施组成和结构 1、2.种植槽 3、4.水泵 5.浮球开关 新和等量交换式水培系统的供排液系统运转示意图 (六) 全温室深水培设施的组成和结构 整个温室建成一个深约80-100cm的水池,营养液深度80-95cm。 水池底部安装有出气口和出液口。 通过水泵,实现整个贮液池中营养液的自体循环。 全温室深液流水培设施示意图 The sketch map of DFT system in all greenhouse 全温室深液流水培设施全景 The panorama of DFT system in all greenhouse 肥料分配器 全温室深液流水培流程 全温室深液流水培流程 比 较: 上述几种深液流水培的优点,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哪种更为适用一些?你认为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吗?? 四、深液流水培技术的优缺点 (一)优点/Advantages 1、营养液总量较多,组成和浓度稳定,短期的停水停电或设备故障对作物生长没有影响。管理较为方便。 2、根系部分裸露在空气中(全温室水培技术的除外),部分浸没在营养液层中,较好地解决水气矛盾。 3、设施建造容易,经久耐用,后续生产资料少。 4、适种作物广泛。 5、养分利用率高,可达90%-95%以上,不会或很少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二) 缺点/disadvantages 1、环境相对封闭,营养液不断循环利用,一旦根系病害发生,易造成蔓延。 2、设施的投资较大,特别是固定式的深液流水培设施的建设费用较拼装式的高。 3、技术要求要比基质栽培的高,但比营养液膜技术要求来得低。 四、营养液膜技术的优缺点 (一) 优点/advantages 种植槽内液层浅薄,较好解决根系氧气的供应问题,作物的生长良好,产量较高。 设施的投资较少,建造方便、简捷。 配套自动控制装置,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二) 缺点/disadvantages 设施耐用性较差,后续生产资料耗费较多,维护工作频繁。 NFT系统营养液总量较少,营养液的浓度和组成以及温度等的变化较快,稳定性差。 NFT为封闭的循环系统,根系病害易在整个系统中传播、蔓延。 管理技术水平要求高,同时对设备的精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较高。 第二节 深液流水培技术 Deep Flow Technique 指营养液液层较深、植物由定植板悬挂在营养液液面上方,而根系从定植板伸入到营养液中生长的技术。 也称深水培技术。 一、深液流水培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深液流水培技术 Deep Flow Technique, DFT 深液流水培技术是最早成功应用于商业化植物生产的无土栽培技术, 1939年美国格里克(W. F. Gericke)首先将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于商业化生产 “水培植物设施”第一专利 。 深液流水培技术 日本使用比较普及, 我国台湾和大陆的许多地方使用。 华南农业大学国内研究最早深液流水培技术, 据统计,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 (1) 盛装营养液的种植槽较深; (2) 种植槽内营养液液层较深。 营养液总量大,根系生长环境较稳定,营养的补充和调节方便,这是深液流水培技术的显著特点。 1.深 三大特征 指营养液是循环流动的。 目的: (1) 增加营养液中溶解氧的浓度; (2) 消除营养液静置时根表与根外营养液之间的“ 养分亏竭区” ; (3) 降低根系分泌影响; (4)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