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相杜甫优秀课37875
                    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联曰: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 “诗史” “诗圣”    沉郁顿挫  忧国忧民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于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整体感知  把握基调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感伤、叹惋      有人认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中“自”“空”两个字用的最好,你怎么看,好在哪里?          揣摩语言   想象意境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寂寞和感伤 寄寓 冷清寂寥  融情于景  以乐衬哀 自 空 ——独自 ——白白地 意境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聆听 1.释字意:“自”是“独自”的意思,“空”是“白白的”、“徒自”、“空空的”的意思; 2.绘形象:碧草春色,无人欣赏;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进一步说明到这里的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忘, 3.点作用: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问:概括诗歌前两联写了什么内容? 答:使人到访武侯祠,概括描写了武侯祠周围的环境。 探究题:诗歌题目是“蜀相”,是写人,但是诗歌前半部分却都在写景写环境,这样写是否违背了主旨? 探究题:诗歌题目是“蜀相”,但是诗歌前半部分却都在写景写环境,这样写是否违背了主旨? 1.以“蜀相”为题,更能突出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由武侯祠引入,因武侯祠而思蜀相,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3.祠堂冷落荒凉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对武侯被人遗忘的感慨和惋惜; 4.人物已逝,祠堂长存,写祠堂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思考:这句用凝练的语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写了哪些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制定天下鼎足三分的雄才大略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肱骨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诸葛亮的宏伟业绩 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思想情感: 三顾频烦说的是谁? 称颂、崇敬、仰慕 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思考:“三顾频烦”写谁?题目是蜀相,可是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  答:一、写刘备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二、诗人对诸葛亮和刘备君臣际会,共创大业,一生才学得以施展的羡慕。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英雄指什么人?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也包括着诗人自己。这一句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思想感情:深沉、叹惋、感伤   思考: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他的情感为什么是深沉和悲伤的?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