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炮复习资料11
中药炮制学考试复习题
12.中药饮片的含义。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均称为“饮片”
简述火候、看水性的含义。
火候: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是药物受热程度、加热时间、火力大小的综合概念,即指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炮制的质量要求。
看水性/看水头:检查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软化程度,即检查药材的吸水量。
15.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有几种?
弯曲法:适用于长条状药材
指掐法:适用于团块状药材
穿刺法:适用于粗大块状药材
手捏法:适用于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药材
剖开法:适用于粗大根与根茎类药材
17.中药有哪些常用的软化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软化方法:1.水软化处理方法 2.湿热软化 3.砂润法
水处理方法:1.淋法(喷淋法)2.淘洗法 3.泡法 4.漂法 5.润法
19.煅淬药物常用的淬液、适用药物有哪些?
常用淬液:醋、酒、药汁
适用药物:质地坚硬,经过高温仍不能疏松的矿物药,以及临床上因特殊需要而必须煅淬的药物。
21.简述炙法与加辅料炒法的区别。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炙法与加辅料炒在操作方法上基本相似,但二者又略有区别: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炙法是用液体辅料,拌匀闷润使辅料渗入药物内部发挥作用;加辅料炒法使用固体辅料,掩埋翻炒使药物受热均匀或黏附表面共同入药。
?炙法所用温度较低,一般用文火,在锅内翻炒时间稍长,以药物炒干为宜;加辅料炒的温度较高,一般用中火或武火,在锅内翻炒时间较短,药物表面颜色变黄或加深。
④炙法根据所用辅料的不同,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等法;加辅料炒法根据所加辅料的不用而分为麦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和滑石粉炒等法。
23.常用中药的炮制方法(用何种方法炮制)、炮制品种及其所用辅料名称、炮制作用与临床应用。
山药、鳖甲、大黄、柴胡、芒硝、斑蝥、厚朴、杜仲、半夏、黄连、血余煅、苍术、当归、自然铜、川乌、何首乌、巴戟天、神曲、党参、黄芪、山楂、黄柏、肉豆蔻、知母、天南星、地黄。
名解
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2、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医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类药物,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4、饮片
狭义—切制成的片、丝、段、块等形饮片状的中药。
广义—中医理论指导下,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生产中成药用的中药.包括霜、油、片、丝、段、块
5、相资为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炮制药物,以增强药效。
6、看水性:检查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软化程度,即检查药材的吸水量。
7、煅淬法: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趁热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淬液)中浸淬,使之酥脆
8、火候: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是药物受热程度、加热时间、火力大小的综合概念,即指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炮制的质量要求。广义而言,火候是指火苗的大小和药物受热后的性状特征。狭义而言,火候指火力。
9、炒炭存性:炒炭时只能是药物外部碳化,内部人保留其固有的气味,花、叶全草类药物仍可清晰辨别其原型,且勿全部炭化,更不能灰化-
10、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霉变品、虫蛀品及灰屑等,使药物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处理方法。
其他:
1。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成书年代及作者
《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约五世纪)
《炮炙大法》(明·缪希雍,1622年)
《修事指南》(清·张仲岩,1740年)
2。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探讨炮制原理
研究中药减毒、增效、缓和药性及产生新药效的原理等。
5。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三例说明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
马钱子——砂烫或油炸,毒性降低。
苍耳子——炒后毒性蛋白变性,毒性降低。
川乌——生用大毒,多外用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味 :
酒炙黄连——缓和寒凉之性。
大黄酒炙——缓和峻泻作用
熟地甘温——性温主补:滋阴补血
三、增强药物疗效 :
王不留行、决明子等被有硬壳,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炒后表皮爆裂,有效成分易煎出
杜仲盐炙——降压作用增强
醋制柴胡、香附——增强疏肝理气作用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大黄 酒炙——上行清上焦热毒(目赤齿痛)。
莱菔子 炒后——以降为主:定喘止咳
五、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
砂仁 盐制——增强温中暖肾、理气安胎作
柴胡 醋制——疏肝止痛作用增强(增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