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egfcd240ecad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关系的研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论文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入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大连医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茎皱 一
签字日期:巫钍月互日
VEGF—C、D2—40、E—c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硕士研究生:
VEGF—C、D2—40、E—c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硕士研究生: 姜 敏 指导教师: 赵俊军 副教授 指导小组: 赵俊军 副教授
专业名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摘 要
背景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近半个世纪以来其 综合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三年生存率大约仅有40%左右,如何提高 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仍是现在研究的重点。乳腺组织淋巴丰富,通过淋巴 道转移占乳腺癌转移途径的60一75%,且早期多见于腋淋巴结,有30%会
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淋巴道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乳
腺癌的淋巴道的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复杂过程,因此, 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寻找和分析乳腺癌转移的机制非常重要,本研究通 过检测VEGF.C、D2.40,E.Cad蛋白在正常乳腺,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 原位癌,及乳腺浸润癌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VEGF。C、D2.40、E.Cad 蛋白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应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美联结免疫组织化学
(S-P)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在正常乳腺组(正常组,20例),乳腺癌不 典型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30例),乳腺导管内癌组(原位癌组,3 l 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浸润癌组,65例)中 VEGF.C、D2-40,E-Cad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1.VEGF.C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胞浆,阳性细胞呈弥漫性或局 灶性分布。VEGF-C在乳腺浸润癌变组和原位癌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5.4%,77.7%;浸润原位癌组显著低于浸润癌组(p0.05);不典型增 生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3.3%,与浸润癌变组,原位癌变组均有显著差异性 (口D.05);正常组阳性表达率5.00%,与不典型增生组有显著差异性 (口0.D,),腋窝淋巴结阴性组阳性率87.8%;腋窝淋巴结阳性组阳性 率l OO%;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E—Cad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阳性细胞呈弥漫或局灶分布。 E.Cad在正常乳腺组,不典型性增生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3.3%, 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 原位癌组,浸润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
1
为4
为4 1.9%,46.7%,原位癌组与不典型增生组,有显著差异性(PO.01), 与浸润癌变组无显著差异性(pD.D5);腋窝淋巴结阴性组阳性率53.6
%,腋窝淋巴结阳性组阳性率39.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D2.40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淋巴管内皮细胞胞膜和胞浆,呈棕黄 色,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淋巴管计数LVD(1 5.29士2.06)明显高于淋巴转移阴 性组(1 0.50+4.75)p0.05),原位癌中LVD计数为11.42+3.68明显高于不典 型增生组的LVD计数8.75+2.80(尸D.05);浸润癌组LVD计数1 7.3 8士3.39 显著高于原位癌组的LVD计数11.42-4-3.68(尸0.05);正常组的LVD计数 6.92+3.02与不典型增生组的LVD计数8.75士2.80无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1.VEGF.C在浸润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性强于不典型增生 组和良性病变组;同时淋巴结转移组显著性强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提示 VEGF.C在乳腺癌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可能不但 可作为预示乳腺肿瘤发生恶变的早期肿瘤标志物,还可作为判断患者预
后的生物学指标。
2.D2.40进行LVD计数测定发现乳腺癌变组LVD明显高于乳腺不典 型增生组和良性病变组,淋巴转移阳性组LVD计数明显高于淋巴转移阴 性组:说明LVD计数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发生存在明显关系,可以做为 评判乳腺癌淋巴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3.E.Cad在浸润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及良性病 变组,同时淋巴结转移组显著性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提示E.Cad可能作 为乳腺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4.研究发现VEGF.C与D2.40呈正相关,因此VEGF.C与D2.40的联 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肿瘤早期淋巴道转移的重要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诗经采摘意象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不同添加材料对生活污泥中营养成分及重金属的影响环境科学专业论文.docx
- 粗集料形态与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虚拟力学试验的基础方法研究结构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城镇化对我国食物消费系统氮素流动和农田氮素循环的影响土壤学专业论文.docx
- 从鄂东长江大桥展览馆设计看人因学应用及研究工业设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动物标记辅助基因聚合优化体系研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论文.docx
- 小综合高考模式下学案教学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学地理专业论文.docx
-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docx
- 基于粒计算的组合逻辑电路快速优化算法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声背散射对新生儿骨营养状况的检测及意义儿科学新生儿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工业软件测评通用程序及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VIP
- 2024年可持续膳食系列报告:菜谱碳足迹-龙吟研究室-2024-63页.pdf VIP
- 家居行业全景剖析.pptx VIP
- 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总结.docx VIP
- 河南各市(精确到县区)地图PPT课件(可编辑版).pptx
- 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和防治.pptx VIP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