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下学期忠实履行义务
名言古训: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西方法律名言: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流虽多,沿着法律走 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那里限制自由 思考:中国古训和西方法谚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案例分析: 在去年印度洋发生海啸期间,某中学的1300多名师生,为海啸灾区国家和人民积极捐钱、捐物,奉献爱心。 该校师生支援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实践区: 杨顺德,今年52岁,四川蓬溪人, 1992年的一天,他在医院看到一位乡亲由于血库存血不足而失去生命,从此便萌发了义务宣传无偿献血的念头。2001年4月2日,杨顺德拿着打工攒下的2万多元钱,瞒着家人开始了徒步全国宣传无偿献血的征程。从四川老家出发,杨顺德一路经过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南等26个省、市、自治区,穿破了30多双军用胶鞋,印发了3万份宣传资料和挂图,无偿献血20多次,近1万毫升。被誉为“中国徒步行走宣传无偿献血第一人” “农民献血大王”。 思考:杨顺德的行为是不是法律要求必须做的?杨顺德的行为有什么重要意义? 你知道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去做的义务有哪些? 知识区: 宪法条文 第24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第26条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第47条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列举班集体同学中积极做法律鼓励做的事情的相关事例和行为的意义。 市中专学校05级机电班的小翁今年刚满18岁,听说今天征兵工作正式开始,他一大早就来到了青少宫广场等候报名。小翁告诉记者,部队是个铸造人才的地方,到部队锻炼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家长对他也很支持,他希望体检合格,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欧桂初是和父亲一起来报名入伍的,他是云城区迳口村人,今年20岁,高中毕业后,他去了外地工作。他响应祖国的号召,回到云浮,积极应征入伍。小欧说,应征入伍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希望自己能穿上军装,为祖国建设作贡献,为家乡人民争光。 是公民的义务,是法律要求我们做的 你知道有哪些义务是法律要求做的? 知识区: 宪法条文: 第32条: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第52条 :中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5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第55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第56条 :中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案例一:初中生孙某的自行车常被偷, 认为是农民工所为,于是萌发了报复的想法,就多次结伙拦劫农民工, 共抢人民币上千元.法院依据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相关规定,判处孙某有期徒刑8年.案例二:苏某在浴室洗完澡后,忘记带走自己的手表.当他再去找时,手表已不见.经了解, 手表被朱某拾获.苏某要求朱某归还,朱某却说:“拾到的东西就是我的.”苏某向法院起诉.法院认为朱某拾获手表据为己有的情况属实,依据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 1)上述两案例中的当事人孙某,朱某的行为有什么共同之处 ? (2)朱某认为:“拾到的东西就是我的.”这种看法有什么不对? (3)他们分别是什么原因受到法律制裁? (4)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评价及总结区: 《阿强日记一》 阿强对他的朋友阿坚说:“累死人啦,天天都是上课,好闷啊,现在老爸老妈又经济封锁,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不能去网吧,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不能打机,人间最悲惨事情莫过于此啦!” 阿坚立刻回答到:“吓,这么惨啊,我有份好活,100元一个晚上,你做不做啊?阿强听后,两眼放光,“哇,什么工来的,好多钱啊,辛不辛苦的?”阿坚拿出一只光碟来:“一点都不辛苦,就是卖这个。”阿强一看立即向后弹开了几尺,说:“这怎么行,卖黄碟可是犯法的呀!”阿坚笑着说:“有什么不行,你还是未成年人,法律拿你没办法的,何况这又不是杀人,放火,只不过卖一二只破碟而已,你不卖,别人也照样卖的啦,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你不是不够胆做吧,想不到你是这么一个胆小鬼。” 讨论:在金钱的诱惑和在朋友的游说之下,假如你是阿强,你会怎么做? 《阿强日记二》 阿强经不住朋友的一番“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