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让地球只剩下们自己
别让地球只剩我们自己 ——近年污染事件报告与分析 主讲:何明敏 组员:刘宇笛,廖竹青,李超宁,于灿,赵燊,覃印旭 这是我们身边多彩的世界 曾经我们的地球,天很蓝,草很绿,可谓是碧水戏鱼,花开伴柳,一片欢畅,宁静,和谐。 可是,如今的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它侵蚀得遍体鳞伤。然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坐的各位我们都知道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我们不能热血一时,麻木一生,要以身作责,将环境保护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习惯。接下来,我希望通过下面的案例,让我们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康菲渤海漏油事件 它是发生在2011年6月期间渤海海湾蓬莱油田的一起漏油事故。蓬莱19-3油田,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的渤海中,距山东省龙口市仅48海里,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该油田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开发,作业方为康菲中国公司,是国内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6月,该油田B、C平台分别发生溢油事故。康菲石油对于事故原因及处理方式,颇多伪饰,由于通晓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没有严厉而有效的处理措施,当时康菲石油公司并未积极处理此事。 是什么导致如此大规模石油泄露? 据核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B平台的生产违反总体开发方案,没有执行分层注水的开发要求,长期笼统注水,导致注采比失调,破坏了地层和断层的稳定性,造成断层开裂,形成窜流通道,发生海上溢油。当B23井出现注水量明显上升和注水压力明显下降的事故征兆时,没有及时停止注水、查明原因,而是继续维持压力注水作业,进一步加剧了海上溢油的污染程度。 此外,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的C平台C25井回注岩屑作业违反总体开发方案规定,数次擅自上调注岩屑层位至接近油层,造成回注岩屑层异常高压,形成向上部油层窜流高压源, 造成C20井钻井至该层时产生井涌,同时,该井作业表层套管下深过浅,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降低了应急处置事故能力,发生侧漏溢油。 8月25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置情况视频通报会议。国家海洋局局长刘锡贵明确提出“两个彻底”和“两个切实”——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切实依法维护渔业渔民的合法权益、切实依法维护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利益。 康菲事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外漏的石油中的有毒物质将会流入大海,渤海海域水质由一类降为劣四类,造成海洋污染和环境破坏,污染海洋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由于渤海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半封闭性海域,海水交换能力比较弱,因而污染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会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 同时,间接影响着大海中的食物链,导致生物的异常活动或迅速死亡,同时如果飞过的海鸟沾到这些石油,它们的身体将会变重,很难再飞起来,同时羽毛也失去了保暖的功能,使海鸟饥寒交迫地死去。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及时执行开发方案, 采取应急手段,制定防范措施,规范作业方式,加强管理。 重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及时挽救对海洋的污染。 日本福岛核泄漏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天发生里氏8.6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新华社发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2日表示,因东日本大地震而自动停止运行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正门附近的辐射量升至通常的8倍以上, 1号反应堆的中央控制室辐射量是通常的1000倍。 这是日本首次确认有放射性物质外泄。 日本核泄漏缘由 根据权威专家的意见和公开的资料,日本核泄漏可能有4方面原因,并告知民众不必“谈核色变”。 一是抵抗地震能力较弱。核电站的选址是非常关键的,由于日本国土狭窄,本身就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地震威胁不容忽视,尽管很多专家和公众曾激烈反对日本建造核电站。但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日本仍然建设了大量核电站。 二是超役工作,设备老化。东京电力公司完成了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报告称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的迹象,包括原子炉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压力抑制室出现腐蚀等。 三是建成时间早,技术落后,抗风险程度相对较弱。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是老式单层循环沸水堆,即和我们平时用的蒸汽压力锅类似,只有一条冷却回路。 四是“万一”情况考虑不够,安全设施不给力。福岛核电站没有考虑到特大地震和海啸“组合拳”造成的危害。 举世瞩目的日本福岛3·11核泄漏事故,是自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
文档评论(0)